乌方限制解除18至22岁男性公民离境
乌克兰政府解除18至22岁男性公民离境限制,首次松绑战时政策引发热议。此举被指为缓解国内压力、吸引海外人才回流,但也有人质疑可能导致年轻人外流加剧。网友讨论政策背后动机,关注其对俄乌局势的影响。
黄阿玛2025年8月26日,波兰与乌克兰边境的梅迪卡口岸人头攒动,22岁的基辅大学生伊万拖着行李箱,脸上带着复杂的神情。他刚从华沙回到乌克兰,探望母亲后准备再次出境。几天前,乌克兰总理尤利娅斯维里坚科宣布,18至22岁男性公民可在战时状态下自由离境,结束了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对该年龄段的严格限制。伊万感慨:“我终于不用偷偷摸摸出国了,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伊万主修计算机科学,2023年通过交换项目前往波兰学习,原本担心因战时政策无法继续出境。
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禁止18至60岁男性公民离境,以确保兵源充足。伊万的哥哥,一名25岁的程序员,曾被征召入伍,至今在前线服役。这让伊万对未来充满担忧:“我不想打仗,只想学完专业,找份好工作。” 新政策源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8月12日的指示,要求简化年轻人出境手续。斯维里坚科在社交平台表示,此举旨在让乌克兰公民“与祖国保持联系”,无论身处何地。据乌克兰真理报,这是冲突三年来首次放宽限制,适用所有18至22岁男性,包括已在海外的公民。
政策于8月28日生效,边境口岸随即迎来出境高峰。 在华沙,伊万的同学安娜目睹了乌克兰年轻人抵达后的狂欢。她说:“很多人一过境就庆祝,像放下了大石头。”但她也听闻,不少人计划一去不回,担心政策随时收紧。联合国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60万乌克兰人在海外,多数在欧洲,18至22岁群体占相当比例。 黑子网用户对此展开激烈争论。有人认为,政策放宽是为了吸引海外人才回国,推动经济复苏也有人质疑,这可能导致年轻人进一步外流,加剧国内劳动力短缺。
乌克兰智库“基辅经济研究所”分析,2024年乌克兰人口减少约200万,年轻人流失尤为严重。 乌克兰国内反应复杂。伊万的母亲支持儿子出国深造,但叮嘱他“别忘了回来”。基辅一家咖啡馆的老板娘玛丽亚却担忧:“年轻人走了,谁来重建国家?”她透露,战时经济凋敝,咖啡馆生意仅剩往年三成,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妇女。 政策背后,俄乌冲突的阴影依然浓重。2024年,乌克兰将最低征兵年龄降至25岁,60岁以上男性也被纳入征兵范围,凸显兵力紧张。
分析人士指出,放宽18至22岁男性离境限制,可能与欧盟压力有关,试图展现民主姿态,但也可能为战后重建储备海外人才。 伊万最终决定完成学业后回国创业,他说:“乌克兰是我的根,我会回来帮它变得更好。”但他也坦言,战争的不确定性让未来充满变数。这场政策松绑,不仅改变了伊万等年轻人的命运,也让人们对乌克兰的未来充满期待与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