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杜梓被开除党籍
一口奶盖在内蒙古辽阔的草原深处,托克托县的一个小村庄里,曾经流传着杜梓的故事。杜梓,1955年出生于此,年轻时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怀揣改变家乡的梦想,1973年参加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凭借勤奋和才干,从基层一步步走上高位,最终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村民们提起他,总说他是村里的骄傲,是草原上的明星。 然而,2024年10月7日,一则消息如冷风吹过草原:杜梓被开除党籍。消息传回托克托,村民们震惊不已。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杜梓,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原来,杜梓在仕途攀升的过程中,渐渐迷失了方向。他从2002年起,利用在鄂尔多斯、通辽等地担任要职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财物高达8191万余元。他不仅在工程承揽、煤炭资源配置上大搞权钱交易,还违规选拔干部,收受礼金,甚至不注重家风建设,造成了恶劣影响。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2024年4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布对杜梓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杜梓起初试图对抗组织审查,但最终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低下了头。他主动交代了大部分受贿事实,认罪悔罪,退缴了全部赃款。2025年5月,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庭审现场,杜梓满头白发,面对检察机关出示的证据,他无言以对。7月29日,法院一审宣判:杜梓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800万元。 杜梓的妻子李梅,是他青梅竹马的伴侣。年轻时,他们曾在草原上许下共创美好生活的誓言。然而,随着杜梓官位渐高,李梅也开始沉迷于奢华生活,默许丈夫收受礼金,甚至为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杜梓被查后,李梅痛哭流涕,悔恨自己未能及时劝阻丈夫走上正道。她说:“我们忘了初心,忘了当初在草原上的承诺。” 杜梓的儿子小宇,曾是父亲的骄傲。他大学毕业后,靠父亲的关系进入一家国企,生活优渥。父亲被查后,小宇的工作受到影响,他开始反思父亲的错误,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他辞去国企的工作,回到托克托,尝试用自己的双手创业。他对朋友说:“我要用正直的方式,重新找回我们家的尊严。” 杜梓的案件在内蒙古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感叹,一个出身平凡的干部,为何在权力面前迷失自我?也有人说,这不仅是杜梓个人的悲剧,更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案件的宣判,让人们看到了反腐斗争的决心。无论官职多高,只要触碰党纪国法的红线,必将受到严惩。 草原上的风依旧吹过,托克托的村民们仍在继续生活。杜梓的故事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成了党员干部的警示案例。他的名字,曾经代表希望,如今却与“被开除党籍”“受贿罪”紧紧相连。村里的老党员张大爷感慨道:“做人要守住底线,党员干部更要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 杜梓的落马,不仅是他个人的沉沦,也是对所有党员干部的警醒。反腐没有终点,廉洁需要终身坚守。草原依旧辽阔,但杜梓再也无法自由地奔驰其间。他的故事,成了内蒙古反腐历程中的一页,也成了人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