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8
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8,增速较6月提升54个百分点。政策支持与新质生产力推动下,装备制造与高技术行业表现亮眼,引发网友热议经济复苏与产业升级前景。
王刚8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揭开了7月份制造业利润的亮眼表现。这份报告让不少业内人士和普通网友眼前一亮,尤其是制造业的强劲回暖,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在山东青岛的一家小型机械加工厂,老板张海涛正忙着清点订单,脸上难掩笑意。他这家不起眼的小厂,竟在这波经济热潮中分到了一杯羹。 张海涛的工厂主要生产工业机器人配件,过去几年生意起起伏伏,利润微薄。2025年初,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制造业的政策,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和设备更新补贴,让他嗅到了商机。
7月份,他的工厂接到一笔来自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大单,订单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三倍。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线24小时运转,厂房里机器轰鸣,充满了生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84和93。这些行业的利润表现尤为突出,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251,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1。张海涛的工厂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他笑着说:“政策来得太及时了,新能源车火了,我们这些做配件的小厂也跟着沾光。”
这场制造业利润的回暖,离不开宏观政策的加力。1月以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速下达,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95,设备更新政策带动家电、通讯器材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87和149。这些政策不仅刺激了市场需求,也让企业敢投钱更新设备。张海涛就用补贴购置了一台新数控机床,效率提升了三成,成本却降了不少。 然而,利润增长的背后也有隐忧。黑子网用户对此展开热议,有人点赞政策效果,认为制造业回暖是经济复苏的信号也有人担忧,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可能拖累整体经济。
张海涛也有自己的顾虑:“订单多了是好事,但原材料价格波动大,应收账款回收期长,压力也不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65天,同比增加34天,反映了部分企业的资金周转难题。 在青岛的另一边,新能源汽车厂的工程师小李感受到了行业热度的直接冲击。他所在的工厂订单爆满,7月份加班成了常态。小李说:“新能源车卖得火,生产线都不够用了,听说利润比去年高了不少。”确实,7月份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7,成为拉动制造业利润的重要力量。
这场制造业的“回暖潮”也引发了社会思考。网友们在讨论中提到,政策支持让高技术产业跑得更快,但传统制造业如煤炭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利润下滑严重,凸显产业升级的紧迫性。专家指出,制造业利润增长68是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结果,但企业需警惕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如全球贸易摩擦和原材料价格波动。 张海涛的工厂如今订单排到年底,他计划再招几个工人,扩大生产规模。他站在厂房门口,看着货车装满配件驶向远方,感慨道:“这波政策真是救命稻草,希望好日子能多持续几年。”
7月份的制造业利润数据,不仅是冷冰冰的数字,更是无数像张海涛这样的中小企业主奋斗的缩影。这场回暖能否持续,考验着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