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纸尿裤涨价10元到60元不等
九毛不帅近期,社交平台上多位家长反映,奶粉、纸尿裤、辅食等母婴产品价格出现上涨,涨幅从10元到60元不等,涉及贝因美、至初、babycare、帮宝适等品牌。这一现象恰逢国家育儿补贴政策公布,引发“补贴未到账,物价先上涨”的质疑,让育儿家庭倍感压力。奶粉和纸尿裤作为育儿刚需,婴儿一旦适应某款产品,家长很难更换品牌,只能无奈接受涨价。针对这一现象,记者通过线上线下调查,结合行业专家分析,揭开了涨价背后的原因,并为家长提供了应对策略。
福建的陈女士向媒体表示,她长期购买贝因美爱加1段奶粉950g,原价230元,优惠后191元,但近期价格涨至269元,涨幅约39元。上海的刘女士则发现,babycare纸尿裤34片2从257元涨到318元,涨幅达61元。江苏的王女士称,实体店a2至初奶粉全系列每罐涨价10至15元。此外,帮宝适、尤妮佳拉拉裤及英氏辅食、海格恩奶瓶等产品也被指价格上浮,涨幅在10元至40元之间。部分家长还指出,一些品牌未直接提价,而是减少包装净含量,变相涨价,普通消费者难以察觉。
对于涨价传闻,贝因美、babycare等品牌旗舰店客服回应称,价格波动源于促销活动力度的变化,而非刻意涨价。贝因美官方明确表示,所有产品未涨价,强调“赚良心钱”,并称价格差异来自不同时期的优惠政策。babycare实体店和a2至初线下门店也表示未收到涨价通知。记者调查发现,部分产品在电商平台618大促期间价格较低,促销结束后恢复原价,导致消费者误以为涨价。例如,爱他美白金版3段奶粉在优时通电商平台从186元降至179元,显示价格不升反降。
行业专家宋亮分析,母婴行业价格体系复杂,线上线下、不同平台价格差异大。过去几年,奶粉行业经历激烈价格战,部分国产奶粉价格近乎腰斩,当前市场正处于价格修复阶段。原材料成本上升是另一大原因:全球乳制品价格指数上涨23,脱脂奶粉进口成本增18,纸尿裤高分子吸水树脂价格涨35,无纺布成本增12。物流和能源成本也推高了生产费用,国际海运费用高企,国内燃油价格波动加剧运输成本。此外,新生儿数量下降导致平摊成本上升,品牌通过升级配方或减少优惠间接提价。
育儿补贴政策的出台本意是减轻家庭负担,但部分消费者认为商家借机涨价,截留政策红利。对此,专家澄清,补贴与涨价无直接因果关系,市场价格波动更多受供需和成本驱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每年为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发放3600元补贴,预计惠及超2000万家庭。中金公司预测,补贴将提振低线城市消费,对母婴产品形成利好,但短期内难以抵消成本上涨压力。 为应对涨价,专家建议家长采取科学囤货策略,关注电商大促和线下门店月末折扣,合理计算日均消耗避免浪费。
国产奶粉抽检合格率连续五年超99,性价比更高的国产品牌可作为替代选择。纸尿裤可采用白天平价款、夜间高端款的组合,或辅以布尿裤降低成本。利用会员积分、品牌小程序优惠券等也能节省开支。例如,组合使用满减和积分,单罐奶粉可省50元。消费者还应多渠道比价,线下母婴店有时比电商更便宜,且售后服务更完善。 总的来说,奶粉纸尿裤涨价10元至60元不等,表面看加重了育儿负担,实则是促销调整、成本上升和市场修复的综合结果。
家长需理性看待价格波动,借助促销和替代方案控制开支。未来,随着育儿补贴逐步落地,母婴市场有望更稳定,消费者信心也将逐步恢复。 据黑子网报道,这奶粉纸尿裤涨价真是扎心,补贴还没捂热乎,价格先蹦上去了!家长们急得跳脚,可品牌说只是促销少了,成本高了。贝因美喊着没涨价,可一罐奶粉多掏几十块,谁不心疼?还好有国产奶粉顶着,质量不差,省点钱还能过日子。建议大家多比比价,线上线下跑跑,总能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