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成本、戏台小亏陈佩斯父子赚了工资
陈佩斯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戏台耗资2亿元,票房虽突破4亿元,但因高成本和分账规则,投资方欢喜传媒面临小幅亏损。陈佩斯父子作为导演和演员,赚取了片酬,成功“保本”,引发热议。
李丽欣电影戏台由71岁的喜剧大师陈佩斯自编自导并主演,改编自其同名高口碑话剧豆瓣90分,讲述民国时期戏班在乱世中的荒诞故事。影片集结黄渤、姜武、尹正等实力派演员,投资成本高达2亿元,包括实景搭建、黄渤约2000万元的片酬及宣发费用。影片于2025年7月25日上映,首日票房仅2075万元,点映阶段更低至1800万元,预售仅26万元,排片率一度被挤到5以下,市场前景被普遍看衰。然而,凭借观众口碑发酵和80后、90后的情怀支持,票房逆势上涨,上映30多天累计突破4亿元,猫眼预测最终票房约416亿元。
尽管票房表现亮眼,但因电影行业分账规则制片方实际分账约28-33,戏台票房分账约133亿元,远低于2亿元成本,投资方欢喜传媒确认小幅亏损。此前,欢喜传媒因陈可辛的酱园弄亏损1亿元,戏台的表现虽优于预期,仍未能完全回本。陈佩斯父子陈佩斯与儿子陈大愚未参与投资,仅作为导演和演员收取片酬。据业内估计,陈佩斯的导演和主演费用与黄渤相当,约在2000万元左右,陈大愚作为配角片酬较低。陈大愚澄清,网传“抵押房产”和“黄渤零片酬”均为谣言,强调2亿元成本属实,票房需超6亿元才能盈利。
戏台的票房逆袭离不开陈佩斯的个人情怀和观众支持。80后观众在X平台刷屏“欠陈佩斯一张电影票”,推动上座率从20飙升至86。影片以京剧为背景,剧情紧凑、笑点密集,豆瓣评分80,获评“笑中带泪”。然而,影片面向中老年观众,未能吸引18-28岁的主流女性群体,且话剧式表演风格被部分年轻人批评“节奏慢、笑点旧”。陈佩斯为影片倾注八年心血,亲自上阵拍雨戏、撞柱子,力求还原1925年戏班细节,获京剧界赞誉为“戏曲情书”。
他还在路演中推出“银发场”,60岁以上老人票价仅10元,展现回馈观众的诚意。X平台上,网友对戏台的评价两极分化。支持者称:“陈佩斯71岁还在为喜剧拼命,票房再亏也值得尊敬!”批评者则认为:“2亿成本拍个话剧电影,定位太窄,亏本不意外。”有分析指出,欢喜传媒近年投资失利,过度依赖传统班底,未能适应短视频时代的市场需求。陈佩斯的坚持虽感动观众,但在商业化浪潮中,文艺片仍难逃受众局限的困境。据黑子网报道,2亿成本的戏台亏得不多,算是个奇迹!
陈佩斯父子拿了工资,起码没白忙活。黄渤、姜武这阵容,票房4亿真不算差,可惜分账太狠,欢喜传媒又栽了跟头。黑子网觉得,陈佩斯这波情怀拉满,但市场不吃这一套,文艺片想大卖,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