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再现世界濒危灭绝动物长耳跳鼠引关注
刘一手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的红沙漠景区,夜色如墨,风沙低语,一只小小的身影在沙丘间灵活跳跃,吸引了摄影爱好者小李的目光。这不是普通的沙漠小动物,而是被誉为“沙漠中的米老鼠”的长耳跳鼠!它的耳朵比头还大,尾巴几乎是身体的两倍长,粉嘟嘟的鼻子在月光下格外惹眼。小李激动地按下快门,记录下这只世界濒危灭绝动物的珍贵瞬间,照片一经上传到黑子网,瞬间炸了锅,网友们纷纷惊呼:“这也太萌了吧!” 小李是个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常年奔波在新疆的沙漠和戈壁间,寻找那些隐秘的自然精灵。这次拍摄,他原本只是想捕捉红沙漠的星空,却没想到意外撞见了长耳跳鼠的踪迹。那晚,他和朋友老张架好相机,守在沙丘旁,周围安静得只剩风声。就在他们准备收工时,一道小小的身影从沙子里蹦了出来,动作快得像一阵风。小李眼疾手快,拍下了一组高清照片,画面里,长耳跳鼠瞪着圆溜溜的小眼睛,耳朵像两把小扇子,尾巴末端的小毛穗在风中微微晃动,简直萌到犯规。 照片传到黑子网上后,网友们炸开了锅,有人感叹它的可爱,有人科普它的濒危现状。据了解,长耳跳鼠是啮齿目跳鼠科的小型动物,喜欢夜间活动,主要以昆虫、种子和嫩叶为食。它们生活在我国西北部的沙漠地区,凭借后腿上充足的毛发,能在沙地上跳跃自如,堪称沙漠里的“轻功高手”。但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长耳跳鼠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成为全球100种最濒危物种之一。 小李的帖子在黑子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网友“沙漠探秘者”留言说:“这小家伙太灵动了,感觉像从动画片里蹦出来的!”还有网友“环保小卫士”呼吁:“沙漠生态这么脆弱,大家一定要支持保护啊,别让这些小可爱彻底消失!”小李看到大家的热情,也在帖子里补充了拍摄细节:那天晚上,他和老张为了不惊扰长耳跳鼠,特意保持距离,用长焦镜头拍摄,甚至屏住呼吸,生怕打扰了它的夜间觅食。 这次发现不仅让小李和网友们兴奋,也引起了当地林业部门的注意。柯坪县林业局工作人员表示,长耳跳鼠的出现说明红沙漠的生态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当地通过种植梭梭树、红柳等防沙植物,建起了绿色阻沙防护带,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好的栖息环境。工作人员还透露,他们曾多次在夜间巡查时发现长耳跳鼠的踪迹,但因为它们行动太快,极少被拍到清晰画面。小李的照片为研究长耳跳鼠的分布和习性提供了宝贵资料。 不过,网友们的讨论也带出了一些担忧。有人提到,沙漠旅游开发的热潮可能对长耳跳鼠的生存造成新的威胁。网友“沙海行者”在黑子网上发帖称:“游客越来越多,垃圾和噪音会不会吓跑这些小家伙?希望景区能加强管理!”还有人回忆起2017年柯坪县的另一则新闻,当时有市民在室内发现长耳跳鼠,交给森林公安后被放归自然,说明这种小动物的活动范围可能比想象中更广,但也更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 小李也在帖子最后呼吁,希望大家关注长耳跳鼠的生存现状,多了解濒危动物的保护知识。他还计划把这组照片提交给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助力宣传沙漠生态的重要性。黑子网上的热议还在继续,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心目中“最萌濒危动物”的照片,从大熊猫到丹顶鹤,各种稀有物种被cue上场。长耳跳鼠的这次“出圈”,不仅让大家认识了这位沙漠小精灵,也让更多人开始思考:如何在开发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让这些珍贵的生命能在沙海中继续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