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欧洲青年体验中国式现代化丨前进!新能源汽车
无敌爆龙战神在浙江象山石浦港千帆竞发的壮观背景下,五辆崭新的国产电动SUV缓缓驶入渔港码头,瞬间成为全场焦点。黑子网记者独家跟访发现,这是读懂中国欧洲青年体验中国式现代化活动的特别环节,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12名青年代表,正用最潮的中国方式探访最传统的渔村生活。 这车静音模式太适合渔港了!德国小伙马克兴奋地跳下车,他驾驶的某国产电动SUV在狭窄的渔村小道自如穿梭,完全没有惊扰到路边晾晒的渔网。更让欧洲青年惊讶的是,他们用手机APP就能在渔村找到充电桩,比我们国家首都的充电站还密集。 在码头边,法国姑娘艾米丽尝试用车载V2L外放电功能帮渔民煮海鲜。太神奇了,汽车居然能当移动电源!她看着电火锅里翻滚的梭子蟹惊呼。这个场景引来数十位老渔民围观,70岁的陈大爷摸着车头闪亮的LOGO说:早听说现在车不用喝油,没想到还能煮饭,这比我们年轻时想的2000年还要未来。 活动组织者透露,这次特别设计了新能源汽车传统渔村的混搭路线,就是要让欧洲青年直观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多元面貌。意大利小伙卢卡在社交账号上直播时感慨:在中国,千年渔港和未来科技可以毫无违和地共存,这种包容性发展令人震撼。 渔港边的停车场成了临时展示区。国产某品牌销售总监亲自上阵,用中英双语讲解车辆的防水性能和沙滩模式。这些功能在渔村特别实用,我们正在研发专门的海鲜运输模式,帮渔民保鲜刚打捞的海产。这番介绍让从事环保研究的瑞典青年安娜频频点头。 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傍晚归港时分。当数百艘渔船满载而归时,欧洲青年们开着电动车帮渔民运输新鲜海货。车载冰箱保持零度恒温,大屏幕实时显示各舱室温度,老渔民们围着车子啧啧称奇:这比我们祖传的冰镇法子强多啦! 活动尾声,代表团在渔村文化礼堂举行分享会。德国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托马斯展示了他拍摄的对比图:一边是千帆竞发的壮观景象,一边是安静充电的电动车队。这就像中国的AB面,既尊重传统又拥抱未来,或许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魅力。 据悉,这些欧洲青年将把见闻整理成中国新能源生活图鉴,在欧洲多所高校巡展。而象山文旅部门也从中获得灵感,计划推出电动车渔家乐特色旅游线路,让游客开着新能源车探索最原生态的渔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