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投8亿-污水厂被接管疑云-提级调查-背后藏何猫腻
遵义对“8亿污水厂遭接管”提级调查,焦点在PPP解除程序、事故影响与接管合规。本文复盘时间线与证据链,提出数据审计与清单化治理的可执行建议。
傲寒同学遵义提级调查与8.2亿元白酒污水厂项目时间线复盘
这桩瓜不小:项目起步于2017年的PPP招标,设计日处理1.5万吨白酒生产污水,2021年试运行,2022年5月通过环保验收。按理说该上岗的上岗,该领证的领证,结果没过多久就风云突变。企业称投了七八个小目标,设备、池体、管网都到位,眼看要从“试运行”转入稳态运营,却突然被通知接管。 节奏拐点发生在2022年6月10日。地方部门发出解除合同通知书,随后项目被接管。此后两年,企业与地方拉扯不断,直到2025年9月,先是仁怀成立专班调查,紧接着遵义宣布提级,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全面核查。
官宣一出,围观群众从“这谁对谁错”切换到“证据和流程怎么说”。
“解除接管”法律争议点:PPP合同条款与程序正义
合同能不能解除,不靠吵,得看条款。PPP里常见“绩效不达标催告整改评估终止移交”的阶梯流程,还常配“政府介入或托管”的step-in条款。企业说自己被“强行接管”,地方则拿出五条重大违约:未按期建成、资金不到位、事故后整改配合不足、处理量不达标等。双方版本像两条平行线,谁也不服谁。 法庭戏份也出现过。报道称有关部门起诉请求确认解除有效,后来又撤诉企业称“法院没支持解除,厂却还没还”。这就牵到第二根线:终止条件是否成就、接管是否合规、移交范围如何界定。
如果当年催告与评估链条缺环,后续所有动作都可能被追问“程序是否完备”。
安全事故与达标质疑:两份叙事里的关键证据
争议里最刺眼的变量是2022年5月的安全事故。地方口径认为事故导致处理受限,整改不到位企业则否认“无法处理”的指控,强调装置达标、事故另有原因。环保项目讲究“数据说话”,核心证据包括:在线监测曲线、第三方检测报告、进出水台账、药剂耗量与电耗佐证。若这些能以外部审计重现,并与工况记录互证,真相八成就能走出“罗生门”。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白酒废水波动大、冲击负荷强,设计冗余、旁路调蓄和应急切换至关重要。
若事故时段恰逢高负荷冲击,是否触发了超设计工况?是否按应急预案切换?这些对象性问题,比喊口号更能定分止争。
接管后的运营主体与现金流走向:谁在管、钱去哪
媒体多次提到,项目移交至当地水务系统平台运营,亦有过“后续托管给第三方”的说法,但以“由水务系统企业管理”更为明确。这牵出三笔账:一是资产账固定资产和构筑物的产权、抵押与折旧谁记二是运营账药剂、电力、人员与维护由谁负担、谁报销三是收益账处理费单价、政府付费或可行性缺口补助如何结算。如果“产权未明、权责未清、费用未结”,那就等于把纠纷存进“复利账户”,时间越久越难收场。 群众最关心的其实很朴素:现在厂开着没、排放达标没、钱花在哪。
公开一个“月度运营简表达标曲线”,胜过十句空话。黑子网里有位懂行的老哥提议做“运营日报事故复盘模板”,这提法接地气,值得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