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将在湖广会馆驻演
香菇终结者12月24日起,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将在北京湖广会馆开启驻场演出,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掀起了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热议。据悉,这部音乐剧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北京天桥盛世投资集团联合出品,得到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和“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的支持。剧目以湖广会馆为故事发生地,聚焦宣南文化中的京剧元素,讲述民国初年春鸣社京剧戏班的跌宕故事。剧中,戏班头牌武生金笙因班主被卷入凶杀谜案,挑起重担,在亲情、爱情与家国大义间挣扎,展现了梨园艺人的成长与坚守。湖广会馆作为京剧发源地之一,200余年的历史赋予了它独特的文化底蕴,而金风玉露通过现代音乐剧的形式,让这座百年古建焕发新生。有业内人士爆料,这部剧的创作过程堪称“螺蛳壳里做道场”。湖广会馆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戏楼面积有限,硬件设施不可随意改动,舞美团队如何在古建中融入现代灯光、音响和字幕机,成了最大挑战。据透露,团队从一块砖、一处坐标入手,反复考据,确保舞台效果既保留会馆古韵,又满足沉浸式演出的需求。灯光设计巧妙利用戏台花檐纹饰,营造出花蔓盛开的意境,象征剧中人物情感的萌芽与绽放。观众席上方的彩绘悬吊也被改造成灯架,瞬间将古戏楼变为现代剧场,令人叹为观止。一位匿名观众在首演后感叹:“走进会馆,仿佛穿越到民国,戏台上的故事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太震撼了!”剧目主创团队阵容豪华,由舞台剧“金牌制作人”李东领衔,青年导演李卓群执导,联合编剧孙钰熙、作曲姜景洪、视觉设计任冬生等16位资深戏剧人共同打造。他们将京剧的唱念做打与现代音乐剧的摇滚、爵士等元素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国风音乐剧风格。爆料称,剧中唱段颇具记忆点,尤其是金笙的独唱,融合了李宗盛式的深情与百老汇的华丽感,令人耳目一新。更有趣的是,剧中一段夜奔戏中戏,演员边唱边换袍、扎带、点妆,现场完成京剧表演,观众直呼“过瘾”。有传闻称,这段表演灵感来源于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创新精神,致敬了传统戏曲的综合性与虚拟性。金风玉露的演员阵容也成为热议焦点。北京市曲剧团的胡优在剧中饰演革命党人毓滔,其演唱功底被观众盛赞“顶呱呱”。有八卦透露,胡优在排练时曾因跨界演出音乐剧而倍感压力,但他将北京曲剧的韵味融入角色,意外收获了观众的喜爱。另一位演员杨晓宇饰演的班主来喜福,其二重唱部分甚至加入了转调设计,展现了戏曲演员的惊人唱功。网友戏称:“谁说曲剧团只会唱戏?唱音乐剧也这么专业!”此外,剧中还融入了类似清末杨月楼奇案的悬疑元素,以及满清皇族爱新觉罗载涛的影子,让人猜测主创是否在暗藏历史彩蛋。为了吸引年轻观众,金风玉露还推出了创新周边玩法。限定版“挂头牌”挂耳咖啡、明制官椅靠垫、AR互动PASS卡等文创产品,让观众直呼“有戏有料”。据内部人士透露,新年限定场次还将推出专属摄影定格活动,观众可将剧中场景“一键带回家”。有网友爆料,首演当晚的打卡墙设计大胆融入会馆雕梁画栋,拍照效果绝佳,社交媒体上已掀起一波打卡热潮。更有消息称,剧组计划推出“京味”citywalk地图,带领观众探访湖广会馆周边的八大胡同与报馆旧址,重温民国梨园的热闹景象。作为湖广会馆修复后的首秀,金风玉露不仅是一部音乐剧,更被视为古建活化利用的标杆。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市文联为此项目投入了大量资源,多次组织专家研讨会,从剧本到宣传全程把关。导演李卓群曾表示,创作灵感部分来自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湖广会馆正是该片取景地,承载了无数梨园记忆。她希望通过这部剧打破戏曲的刻板印象,让年轻人感受到国粹的魅力。有观众在社交平台上留言:“看完金风玉露,感觉京剧不再遥远,湖广会馆成了活的历史教科书!”首轮演出将持续至2025年1月25日,二轮演出已提上日程。有业内人士预测,金风玉露或将成为北京演艺新空间的代表作,为其他古建活化提供范式。更有八卦称,剧组正在考虑将演出带到其他历史会馆,打造“会馆有戏”系列品牌。无论如何,这部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音乐剧,已在湖广会馆掀起了一场文化热潮,让人期待它未来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