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象山石浦港千帆竞发 渔民出海寻鲜
孟太奇清晨五点的石浦港,引擎轰鸣声划破海雾。黑子网记者在现场看到,近千艘渔船如离弦之箭冲向东海,桅杆上一帆风顺的红布条猎猎作响。这场一年一度的出海盛况背后,却上演着不为人知的海鲜江湖争夺战。 现在找鱼群谁还靠经验?都玩起卫星遥感了!有着40年船龄的老船长陈永根指着船舱里的电子屏苦笑。他告诉记者,今年港里突然冒出十几艘装备着黑科技的新派渔船,这些船通过北斗卫星和声呐成像,能精准定位鱼群位置,我们这些看云识天气的老把式,一网下去经常只有人家的零头。 在码头边,记者偶遇了正在调试设备的科技渔二代小林。他的渔船装着价值百万的探鱼系统,手机APP上实时显示着海底3D成像。这是老爸抵押房子买的设备,昨天试捕就捞到200箱小黄鱼。小林擦着屏幕上的海水说,老辈人说我们这是作弊,可市场只认谁先抢到第一网鲜货。 这场新旧对决直接反映在了海鲜市场上。凌晨三点的中国水产城,鱼贩们已经开启抢货大战。做了三十年批发的王阿姨举着计算器抱怨:现在凌晨两点就得来蹲点,那些高科技船回来的早,稍微晚点好货就被大酒店订光了。她翻开账本,今年高端海鲜的收购价同比涨了20,野生大黄鱼都论克卖了。 最戏剧性的冲突发生在三天前的船长会议上。传统派代表老李当场摔了茶杯,指责新派渔船破坏规矩,把鱼群信息高价转卖给外地船队。而年轻船长们则反击说:你们当年用上柴油机的时候,怎么不说淘汰了木帆船? 令人意外的是,这场争端催生了新的合作模式。记者在港区公告栏发现,已有十几组新老渔船结成帮扶对子。老船长出人脉和经验,年轻船主分享设备数据,捕捞量居然能翻倍。渔业合作社负责人透露,这种组合上月创下单船日捕万斤的纪录。 在渔政部门,工作人员展示了今年新启用的智慧渔港系统。大屏幕上,每艘渔船的轨迹、渔获量实时更新。现在连海警都靠这个抓偷捕的。值班科长说着放大了某艘可疑船只的轨迹,看这鬼鬼祟祟的路线,八成又在禁渔区下网了。 夜幕降临时,第一批归港的渔船带回令人咋舌的渔获。码头上突然响起惊呼小林船队的冷藏箱里,赫然躺着三条金灿灿的野生大黄鱼,每条都超过三斤重。二十年没见过这么大的了!围观的老渔民们连连咂舌。而更让人意外的是,小林当场把最肥美的一条送给了曾经骂他最凶的陈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