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境“货兼客”通道正式启用
七老板2024年9月29日11时30分,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境“货兼客”通道正式启用,标志着这一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的通关能力迈上新台阶。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介绍,此次升级改造新增9条“货兼客”通道,并对4条出境大巴通道进行兼容小客车功能改造,使口岸出境方向具备小客车验放条件的通道从22条增至35条。此外,新建1个随车人员查验厅,配套增加7条旅客查验通道。小客车高峰时段单向出境通关能力提升至每小时1500辆次,边检验放效率提高约50,有效缓解节假日车流高峰压力,为粤港澳三地居民和货运企业带来更便捷的通关体验。 港珠澳大桥自2018年10月24日开通以来,作为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级工程,已成为大湾区人员和货物往来的“大动脉”。截至2024年9月,珠海公路口岸累计进出口货物总值超9427亿元,旅客流量突破6230万人次,车辆超过1276万辆次。 然而,节假日车流高峰期,口岸常面临拥堵,尤其是出境方向的小客车查验通道不足。为解决这一瓶颈,珠海公路口岸在2024年国庆节前完成“货兼客”通道改造,将货车与客车通道灵活切换,优化资源配置。边检站负责人周威表示,改造后通关效率显著提升,单车查验时间缩短至5-10分钟,货车如中外运敦豪的物流车辆可在20分钟内完成通关,极大提高了鲜活产品如水产的运输效率。 “货兼客”通道的启用结合了智能化与协同管理。通道配备先进查验设备,如车牌识别系统和X光扫描仪,边检与海关实现并联验放,取代传统串联模式,减少等待时间。 启用时机根据高峰时段车流情况灵活调整,边检部门部署专门警力进行指引,确保通关顺畅。例如,2024年10月1日国庆假期首日,珠海公路口岸迎来客流高峰,单日出入境旅客超10万人次,“货兼客”通道的启用有效分流了小客车,缩短排队时间约30。一位香港居民陈先生表示:“以前节假日过关要排队半小时,现在5分钟就搞定,真的方便多了!” 此次改造还体现了粤港澳三地协同发展的理念。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位于珠澳口岸人工岛,连接香港大屿山、珠海和澳门,是大湾区三地互通、客货兼重的陆路口岸。 “货兼客”通道的启用响应了“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需求。自2023年5月广东省发布香港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管理办法以来,香港和澳门私家车北上数量激增,2024年前9个月,口岸小客车流量同比增长848。 通道改造不仅服务于客运,还保障了货运物流效率,如珠海海淼水产公司通过快速通关,将鲜活水产品迅速送达香港市场,抢占“鲜”机。 网友对“货兼客”通道启用反响热烈。社交媒体上,许多大湾区居民点赞通道的便利性,称“港珠澳大桥越来越像同心桥”。一位珠海网友表示:“以前节假日不敢开车去香港,现在通道多了,通关快多了,计划国庆带家人去迪士尼!”也有货运司机留言:“物流效率高了,成本低了,生意更好做了。”然而,部分网友提出,入境方向通道尚未同步升级,高峰期仍可能排队。对此,边检站回应,入境通道优化已提上日程,预计2025年完成。“货兼客”通道的启用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缩影。港珠澳大桥作为国家高速公路网G94珠三角环线的一部分,全长55公里,包含海底隧道和人工岛,设计寿命120年,是全球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 其通关效率的提升直接推动了人员往来、物流运输和文旅发展。2024年,随着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城市扩容,“走大桥、游大桥”成为旅游新风尚,珠海公路口岸新增“一程多站”旅游产品,吸引游客体验大湾区多元文化。 未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计划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推广“智慧口岸”建设,引入更多智能化设备,如人脸识别和自助通关系统,同时加强与香港、澳门海关的协作,探索24小时货运通道的可行性。这些举措将进一步释放大桥的交通潜能,为大湾区经济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货兼客”通道的启用,不仅是通关效率的飞跃,更是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助力大湾区在新时代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