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热射病去世被认定为职业病
李子柒高温天气对户外劳动者的健康威胁不容忽视,环卫工人因工作环境特殊,常常暴露在酷暑之下,热射病成为潜在风险。陕西咸阳一名环卫工人王某的遭遇,引发了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王某在清扫道路时突发头晕、呕吐、意识模糊等中暑症状,向负责人报告后被要求自行就医。不幸的是,他在回家取证件时病情恶化,送医后确诊为热射病,最终因多器官衰竭去世。事后,医院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确认其为职业性中暑热射病,直接与高温工作环境相关。
家属因赔偿问题与公司协商未果,将公司及保险公司诉至法院。最终,法院判决公司承担60责任,赔偿49万余元,其中保险公司承担427万元,公司支付剩余部分。这一案例不仅为环卫工权益保障敲响警钟,也引发了对高温作业保护措施的深思。 环卫工作作为城市运行的重要环节,工人们往往在清晨和傍晚的高温时段作业,劳动强度大,休息条件有限。咸阳市气象数据显示,当地夏季高温天数较多,6至8月35以上高温天数累计近40天。王某的合同显示,其每日工作8小时,凌晨3时至7时、下午15时至19时,恰好覆盖了高温时段。
法院认为,公司未提供充足的防暑措施,如降温设备或错峰作业安排,且在王某出现症状后未能及时送医,存在明显过错。但王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未充分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也需承担40责任。这种责任划分反映了法律在保障劳动者权益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平衡。 类似事件并非孤例。成都一名67岁环卫工钟国全,也因高温作业患热射病,在下班途中昏迷去世。家属认为,公司防暑措施不足,应承担全责,而公司则称其身体状况不佳,高温仅为诱因。
律师指出,此类案件可申请工亡或职业病认定,家属有权主张人身损害赔偿。另一案例中,绵阳一名建筑工人罗义因热射病去世,历时5年半才获职业病认定,赔偿756万元,凸显职业病认定流程的复杂性。这些案例揭示了高温作业环境下劳动保护的缺失,尤其对于老年环卫工群体,身体耐受力较弱,更易受到高温威胁。 高温天气下,热射病作为中暑的最严重类型,死亡率极高。据报道,四川、江苏等地近年收治多起热射病病例,其中不少涉及户外劳动者,如快递员、建筑工人等。
热射病发病急促,常伴有高烧、多器官衰竭,抢救不及时后果严重。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明确将中暑列为物理因素引发的职业病,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认定工伤的条件。然而,实际操作中,职业病诊断需提供职业史证明,部分用人单位不配合,导致认定过程困难重重。专家建议,完善高温作业规范、强制配备防暑设备、优化工作时间,是减少类似悲剧的关键。 各地已开始采取行动。成都环卫部门在气温超35时启动应急预案,增加机械化作业,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广州公交站加装喷雾风扇杭州推出“热力地图”APP,实时发布高温预警。
这些措施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保障,但仍需加强落实。公众也呼吁提高环卫工待遇,吸引年轻人加入,改善行业老龄化问题。数据显示,环卫工人平均年龄偏高,部分地区超六成工人年过50,身体素质与高温环境的不匹配加剧了健康风险。 王某的案例为其他劳动者维权提供了参考。法院判决不仅肯定了热射病的职业病属性,也提醒用人单位必须履行劳动保护义务。家属获得赔偿的背后,是对逝者尊严的维护,也是对高温作业安全的警示。未来,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通过立法、监管和公众监督,为环卫工等户外劳动者撑起更坚实的保护伞。
据黑子网报道,这事儿真是让人唏嘘!环卫工顶着大太阳干活,结果热射病夺了命,好在法院判了职业病,给了家属49万赔偿。这判决算给力,提醒那些公司得把防暑措施搞到位,不然出了事跑不了责任。黑子网觉得,环卫工太不容易了,夏天这么热,得多点保护,别让悲剧老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