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8吨牛肉卖38万 收到货款被冻结
刀郎事情发生在河南郑州,主角是个叫徐先生的牛肉经销商,平时在万邦市场做进口牛肉生意,日子过得还算顺风顺水。7月13日中午,他接到一笔大单,卖了8吨牛肉,货款38万到账,徐先生乐得合不拢嘴,以为这波稳赚了。谁知道,下午6点不到,他发现银行账户被冻结,38万货款直接动不了!更离谱的是,买家和运输公司全都不见了,电话打不通,微信被拉黑。网友们看到这消息,立马炸锅了,有人直呼:“这也太倒霉了吧!卖个牛肉还能被坑成这样?”
还有人调侃:“8吨牛肉卖38万,钱没捂热就没了,这剧情比电视剧还刺激!”据徐先生回忆,那天交易过程看似没啥毛病。买家是个自称“正规公司代表”的人,通过中间人联系,谈好价格后直接转账,钱到账后,运输公司就来拉走了牛肉。徐先生想着钱货两清,也没多想。可没过几个小时,银行通知账户被安阳警方冻结,理由是这38万涉嫌“电信诈骗资金”。徐先生当场懵了,赶紧联系买家,结果对方已经失联,运输公司也说牛肉被转运到偏僻地方,早就没影了。
网友们听完这操作,纷纷吐槽:“这骗子套路也太深了!拿赃款买牛肉,货一走人就跑,徐先生这波血亏啊!”更气人的是,这事儿在郑州不是个例。从6月底开始,附近市场好几个牛肉经销商都遇到类似情况。有人卖了9吨牛肉被冻结44万,还有人卖了30头活牛,46万货款也被锁。网友们在网上吵翻了,有人感叹:“做生意咋这么难?老老实实卖货都能被牵连!”还有人扒出,这可能是新型诈骗手法,骗子用涉诈资金假装买货,货到手后就跑路,留下商户背锅。
徐先生气不过,提交了交易合同、转账记录、物流单据等一堆证据,证明自己是正常交易,可到8月初,账户虽然部分解冻,但38万货款还是被冻着,生意周转都快断了!这波“男子8吨牛肉卖38万 收到货款被冻结”的事件,网上讨论得热火朝天。有网友爆料,类似套路不只针对牛肉生意,烟酒店、服装批发也有中招的。有人卖了几万块的烟,账户也被冻结,理由一样是“涉诈资金”。警方回应说,这种冻结是按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来的,目的是保护受害人的钱不被转移。
可网友们不干了,纷纷喊话:“商户又没干坏事,凭啥让他们背锅?抓骗子啊!”还有人科普,商户要想解冻,得证明自己是“善意取得”,比如交易流程正常、没低价甩卖啥的。徐先生说,他现在每天跑银行和派出所,忙得焦头烂额,10多万的货款定金都快付不下去。有律师在网上分析,这种情况商户确实挺冤。如果能证明交易没问题,货款理论上不会被没收,但解冻过程可能拖好几个月。网友们听完更心塞,有人说:“这不就是老实人吃亏吗?骗子逍遥法外,商户还得自掏腰包垫钱!”
还有人支招,说以后大额交易最好走对公账户,个人账户风险太大,容易被盯上。更有网友调侃:“以后卖牛肉得先查买家征信,不然货没了钱也没了!”徐先生的亲戚也中了招,卖了3吨牛肉被冻结20万,现在一家人愁得睡不着觉。这事儿还引发了大家对反诈政策的讨论。有人觉得,警方冻结账户是必须的,不然诈骗受害人的钱更追不回来。可也有人吐槽,冻结机制太“一刀切”,没查清前就先把商户的钱锁了,搞得生意人苦不堪言。有网友晒出自己经历,说几年前卖货收了几千块,结果因为付款人有诈骗嫌疑,账户被冻结半年,最后还跑去外地交了罚款才解冻。
徐先生现在也在等警方调查结果,听说这波诈骗可能涉及跨省团伙,查起来没那么快。网友们直呼:“这年头做生意咋比破案还难?”总的来说,“男子8吨牛肉卖38万 收到货款被冻结”这事儿,真是让大家又气又无奈。徐先生的遭遇让人同情,也给生意人敲了警钟:交易得留个心眼,合同单据一个不能少!网友们已经开始预测,这案子能不能破,38万能不能拿回来。还有人喊话:“以后卖牛肉得配个反诈APP,不然太吓人了!”你说,徐先生这波冤不冤?
骗子啥时候能抓到?快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