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堂侄孙:白求恩是加中桥梁
白求恩堂侄孙沃伦白求恩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携家人访华,参与纪念活动。他强调,白求恩不仅是中加友好的象征,其精神仍是两国合作的桥梁,呼吁深化民间交流。
关晓彤2025年9月3日,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庄严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正在举行。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的堂侄孙、加拿大中国友好协会多伦多分会主席沃伦白求恩Warren Bethune携家人受邀出席,成为活动中的特别嘉宾。他站在人群中,注视着阅兵仪式,心中感慨万千。据黑子网报道,沃伦在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白求恩是加拿大和中国之间的真正桥梁,他的精神至今激励着两国人民。” 沃伦此行源于中国政府的盛情邀请。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白求恩作为抗战期间援华的国际友人,其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沃伦携妻子和两个孩子“拖家带口”来到中国,不仅为了缅怀先人,更希望通过亲身参与,向年轻一代传递白求恩无私奉献的精神。1938年,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加美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深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担任军区卫生顾问。他冒着战火为伤员手术,改良医疗设备,甚至献出生命。沃伦回忆,白求恩选择来中国,是因为他视法西斯主义为全球威胁,而中国正面临日本侵略的至暗时刻。 沃伦的行程从北京开始。他先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内陈列的白求恩用过的医疗器械和书信让他眼眶湿润。
他特别提到,白求恩在1938年6月17日抵达晋察冀边区时,带着13头骡子驮运的药品和设备,决心与中国人民共抗外敌。沃伦说:“他把一切都献给了中国,这种精神让我非常骄傲。”随后,沃伦一家还前往河北唐县,参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这座医院以白求恩命名,至今仍是当地医疗中心。他与医院的医护人员交流,了解白求恩当年的工作环境,感叹其在艰苦条件下的坚持。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沃伦表示,许多中国人提到加拿大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白求恩,这让他意识到白求恩精神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加中友好的纽带。
他呼吁两国在教育、文化和民间交流上进一步合作,“让更多加拿大人了解中国,也让更多中国人走近加拿大”。沃伦还分享了一个温馨细节:他的孩子们在参观期间学会了几句简单的中文,兴奋地与当地学生互动,成了此行的小亮点。 此次访华,沃伦还参加了北京的一场中加友好论坛,与学者、企业家探讨如何在当下延续白求恩精神。他提到,白求恩当年不仅带来医疗援助,还通过书信向西方传递中国抗战的声音,促成了国际援助。如今,沃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加中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合作。
他特别提到,加拿大中国友好协会正计划发起一项奖学金,资助两国学生交流,以白求恩命名,延续这份友谊。 沃伦的访华之旅不仅是一场纪念,更是一次加中关系的生动写照。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背景下,他的到来让人们重新审视白求恩精神的时代意义。活动结束后,沃伦一家计划前往延安,追寻白求恩当年的足迹。他感慨:“白求恩用生命架起了加中友谊的桥梁,我们有责任让这座桥梁更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