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被追尾停运6天-赔偿标准出炉-车主与平台如何分担责任
上海一网约车被追尾导致停运6天,司机索赔3000元停运损失。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审理后,综合司机收入、成本等因素,判定赔偿1760元,折合每日320元。此案引发关注,涉及网约车停运损失如何认定及责任承担的法律问题。法院判决为类似案件提供了参考。
井川里予最近,上海一则关于网约车被追尾停运的新闻引发了不少讨论。一名网约车司机张师傅化名在日常接送乘客时,遭遇后方车辆追尾,车辆严重受损,无法继续运营。事故发生后,交警判定对方全责,张师傅的车辆需要维修6天,这期间他完全没法跑车,损失了一大笔收入。面对这种情况,张师傅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赔偿停运损失3000元。最终,上海铁路运输法院给出了判决:赔偿张师傅停运损失1760元,平均每天320元。
这个结果让很多人好奇,网约车停运损失到底是怎么算的?法院又是怎么判的?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那天,张师傅像往常一样在上海街头跑单,车子行驶到一处路口时,后方一辆私家车没刹住,直接撞上了他的车尾。事故导致张师傅的车辆后保险杠和尾灯损坏,维修需要6天时间。更要命的是,这6天他完全没法接单,收入直接归零。交警很快到场,认定后车司机全责,车辆维修费用由对方保险公司赔付。可张师傅发现,保险公司只管修车费用,压根不赔他这6天的收入损失。
没办法,他只能找到对方司机,要求赔偿停运损失。对方司机却觉得,修车钱已经赔了,停运损失不该由他承担,双方谈不拢,张师傅一气之下把案子告到了法院。 在法庭上,张师傅提供了自己近几个月的网约车平台流水,证明他每天平均收入在500元左右,因此他认为6天停运损失应该按3000元计算。但对方司机提出质疑,认为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并不稳定,而且流水里包含了油费、平台抽成等成本,实际净收入没那么高。法院在审理时,仔细审查了张师傅提交的流水和相关证据,结合网约车行业的特点,认定停运损失应该扣除油费、车辆折旧等运营成本。
经过计算,法院酌定每天净损失为320元,6天总共1760元,最终判决由追尾司机承担这笔赔偿。 这起案件并不是个例。随着网约车越来越普遍,类似的事故和纠纷也在增多。很多私家车主不知道,一旦撞了网约车,除了修车费用,还可能要赔停运损失。因为网约车是营运车辆,停运直接导致司机收入减少,这部分损失在法律上被认定为“合理损失”。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5条,营运车辆因事故无法运营产生的合理损失,责任方需要赔偿。
但具体赔多少,法院会根据司机的实际收入、运营成本和停运时间来综合判断。 这起案件的判决也给广大司机和车主提了个醒。开网约车的司机得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保留好流水、维修记录等证据,这样维权时才有底气。而私家车主在路上也要小心,尤其是遇到网约车、出租车这类营运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得掏腰包赔停运费。更重要的是,保险公司通常不会为停运损失买单,这笔钱往往得由责任方自己承担。所以,开车上路,安全第一,尽量避免事故,才能少点麻烦。
这起案件还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觉得法院判的1760元挺合理,毕竟扣除了成本,算得公平也有人认为,网约车司机收入本来就不高,6天停运损失3000元的诉求也不算过分。还有人吐槽,现在网约车行业竞争激烈,平台抽成高,油费、车损成本也不低,司机收入大不如前,停运几天对他们来说真是雪上加霜。无论如何,这起案件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法律答案,也为类似纠纷提供了参考。以后要是再遇到网约车被追尾的情况,司机和车主心里都能有点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