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铺黄金的隐忧:越赚钱越缺钱
2024年全年营收都破百亿了,净利润14亿多,同比增长两百多,但翻翻财报,你会发现一个怪事儿:经营现金流老是负的,上半年123亿的收入,现金流却净流出22亿多。这不就是越赚钱越缺钱吗?明明卖黄金卖得飞起,却总得靠融资和贷款续命,存货堆得像山一样,40多亿的黄金囤在那儿,万一金价回调,咋办?感觉像在玩火,表面光鲜,里子有点虚啊。
小部总话说回来,这事儿得从头说起。记得几年前,我有个朋友小李,是个小白领,平时爱逛街买点小首饰啥的。那时候黄金市场挺乱的,周大福那些大牌卖得贵,工艺一般,还老按克算,涨价就让人心慌。小李总抱怨买个金镯子,花好几万,戴着却觉得土里土气的。有一天,她在王府井闲逛,路过老铺黄金的店,门口没啥人,但里面金光闪闪的,东西看着特别精致,不是那种亮晃晃的俗气金,而是哑光质感,雕花镂空,像古董似的。她好奇进去问了问,店员说这是古法黄金,用非遗工艺做的,融合了花丝镶嵌、锤揲啥的,传承两千年宫廷技艺,还是一口价,不用担心金价波动。
小李心动了,挑了个葫芦吊坠,24克重,卖了两万多,克价1000多,比周大福贵一截,但她觉得值,戴着有文化味儿,还能保值。小李买完回家,拍了照片发朋友圈,结果炸锅了。闺蜜们都问这是啥牌子,她一说老铺黄金,大家蜂拥而上。原来,老铺黄金2009年就创立了,创始人徐高明从旅游纪念品转行黄金,本来是卖佛教文化产品的,后来专注古法金,2016年独立成公司。早期门店少,就在北京王府井那些高端商场,选址高端,服务也讲究,像小黑屋VIP室,喝依云吃巧克力,感觉像进爱马仕似的。
徐高明这人低调,惜字如金,但战略眼光毒,定位高净值人群,不搞加盟,全自营,门店就30多家,却单店年销近亿,坪效碾压同行。2023年营收31亿,2024年上半年35亿,净利润588亿,毛利率41,远超周大福的20多。小李成了忠实粉丝,2024年春节,她又去北京SKP店排队买了条手链,那天人山人海,贵妇们带小马扎坐着等,排5小时的都有。她花了18万,买了貔貅和如意款,觉得这是投资,回收还能7-8折。为什么这么火?
因为老铺不卖单纯的黄金,它卖文化和身份。产品设计带玄学寓意,葫芦福禄、蝴蝶叠加,年轻人爱,保值属性强,二手市场活跃。社交媒体上,小红书笔记10万条,抖音播放3亿,胡润报告说它是高净值人群最爱珠宝品牌之一。会员超27万,复购率高,30岁以下年轻人占比从12升到31。金价涨,它一口价稳住,溢价高,克价1000多,远超同行800出头。但小李后来聊天时,也吐槽过。排队太累,黄牛代购坑人,买回家有些款式戴久了颜色变,售后慢。
还有报道说,回收时品牌溢价不稳,实际按克重算,赚不到大钱。财报里,存货周转天数150天,存货86亿,占流动资产大头。2025上半年,营收123亿,现金流却负22亿,应收款8亿多,全靠IPO和贷款补血,借款从1亿涨到13亿,利率还高了。为什么?因为扩张快,新店5家,海外新加坡店开张,但备货多,销售费用涨175,到14亿。金价波动大,上半年毛利率滑到38,调价跟不上。竞争也来了,周大福老凤祥都推古法金,市场份额从14掉到2,水贝高仿泛滥,便宜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