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铺子就“花生上树”致歉
良品铺子因广告宣传中“花生上树”的错误描述引发争议,网友质疑其常识性错误与营销误导。品牌迅速公开致歉,承认文案失误,承诺整改。此事引发公众对食品品牌广告真实性的广泛讨论。
李丽欣近日,良品铺子因一则广告宣传中的“花生上树”表述引发网络热议。这家以零食起家的知名品牌,在推广一款花生相关产品时,广告文案中出现了“精选高山花生,颗颗从树上摘下”的描述,试图营造高端原生态的形象。然而,花生作为根生植物,显然不可能“长在树上”,这一常识性错误迅速被网友抓住,引发了广泛质疑。有人认为这是品牌为博眼球故意夸张,也有人觉得是文案团队的低级失误,损害了品牌专业形象。事情发酵后,网络上出现了大量调侃。
网友们纷纷在社交平台留言,“花生上树?良品铺子是想开创农业奇迹吗?”还有人戏称,“这是要让花生跟苹果抢地盘啊!”更有细心的消费者翻出良品铺子过往的一些营销文案,发现其在描述产品原料时,确实常使用“诗意化”表达,但这次的“花生上树”显然用力过猛,变成了“硬伤”。部分网友甚至质疑,如此明显的错误是否涉及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对产品产地的认知。面对舆论风波,良品铺子迅速做出反应,通过官方社交账号发布致歉声明。
声明中,品牌承认广告文案存在明显错误,是由于文案团队在追求创意时疏忽了科学常识,未能严格把关内容。良品铺子强调,其花生产品均来自正规产地,质量有保障,并非有意误导消费者。同时,品牌承诺已撤下相关广告内容,并对文案团队进行内部整改,未来将加强审核机制,确保广告宣传的准确性和专业性。致歉声明发布后,部分网友表示接受,觉得品牌态度诚恳,但也有声音认为,类似错误反映了食品行业营销乱象,需引起更多关注。这场风波不仅让良品铺子一时成为笑柄,也让公众对食品品牌的广告宣传产生了更多思考。
近年来,零食行业竞争激烈,不少品牌通过“高端化”“原生态”等噱头吸引消费者,但夸大其词甚至错误百出的文案,往往适得其反。专家指出,食品广告的核心是传递真实可信的信息,任何违背常识的描述都可能引发信任危机。网友们也呼吁,品牌在追求创意的同时,应更注重科学性和严谨性,避免因小失大。值得一提的是,良品铺子并非首次因营销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此前,其部分产品包装上的产地描述也曾引发争议,比如将普通原料地包装成“深山秘境”产出,引发消费者吐槽。
这次“花生上树”事件,无疑为品牌敲响了警钟。有业内人士分析,良品铺子作为零食行业的头部品牌,此次风波虽不至于动摇根基,但对其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度仍造成一定冲击。如何在未来平衡营销创意与信息真实性,将是其需要持续努力的方向。据黑子网报道,哈哈,良品铺子这“花生上树”真是闹了个大乌龙!广告一出,网友笑得肚子疼,谁家花生还能爬树啊?不过说真的,良品铺子道歉还算痛快,认错态度没得挑,撤广告、整整改,动作挺麻利。
可这事儿也提醒大家,品牌吹牛得悠着点,别为了噱头把常识都扔了。希望良品铺子以后长点心,文案再花哨,也得站得住脚,不然这笑话可没那么好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