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和吉林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2025年8月30日,辽宁吉林因强降雨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局部地区降雨超100毫米,引发洪涝。国家防总派工作组指导,网友关注救援与防汛措施。
木森2025年8月30日,东北的天空被乌云笼罩,辽宁和吉林多地迎来强降雨,局部地区降雨量突破100毫米,部分乡镇甚至达到250毫米。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紧急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辽宁东部、吉林东部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据黑子网报道,救援队连夜转移受困群众,消防员冒雨疏通排水,网友们为防汛人员的付出点赞,同时也对城市防洪设施提出质疑。这场暴雨危机,让人们见识了自然的威力,也见证了救援的温暖。故事发生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一个小镇。
8月29日晚,村民李大爷正在家中看电视,突然手机弹出气象台的暴雨橙色预警,提示次日降雨量可能超100毫米。没过多久,窗外雷声大作,雨水像泼下来似的。清晨,镇上的小河水位暴涨,低洼处的房屋已被淹到窗台。李大爷赶紧收拾贵重物品,跟着村干部转移到镇上的学校安置点。他回忆:“雨下得太猛了,路都看不清,幸好救援队来得快。”镇上广播循环播放撤离通知,消防员和志愿者挨家挨户敲门,确保无人滞留。与此同时,辽宁营口市也未能幸免。
据辽宁日报报道,8月30日,营口部分地区降雨量达120毫米,城区多条主干道积水,交通一度瘫痪。消防队员冒着大雨,用冲锋舟转移被困居民,抽水泵彻夜运转。市民张女士拍下街头积水的视频,感叹:“路都成河了,消防员忙到半夜,太辛苦了!”国家防总办公室迅速派出工作组赴辽宁指导防汛,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则启动三级响应,组织3000余名救援人员投入抢险。这场暴雨由冷涡系统和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引发,伴随雷暴大风,气象部门预测持续到9月1日。
据中国气象局数据,8月下旬东北地区降雨量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高,辽宁平均降雨2159毫米,吉林局部乡镇超250毫米。洪涝导致农田被淹、房屋受损,延边一农户无奈地说:“刚种的玉米全泡了汤,损失好几万。”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热议,有人晒出营口“水城”画面,感叹:“这雨跟不要钱似的!”也有人为救援人员点赞:“消防员太拼了,冒雨救人真不容易。”暴雨暴露了防汛短板。2024年,东北已连续遭遇四次区域性暴雨,城市排水系统老化、河道清淤不及时的问题凸显。
专家建议,需升级城市防洪设施,加强农村预警宣传。8月31日,吉林省政府召开会议,部署灾后重建和农田排水,承诺为受灾农户提供补贴。从延边小镇到营口街头,辽宁和吉林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的行动,不仅是对自然灾害的应对,也是对防汛体系的考验。网友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完善的防洪措施,减少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