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能否进军人候车区
别凶我2025年8月初,湖北襄阳火车站的一段视频在网上火了。一位退役军人想进入空无一人的军人候车区休息,却被工作人员拦下,理由是“仅限现役军人”。这位名叫张先生的退役军人气不过,拍下视频发到网上,吐槽自己服役8年后连坐一下候车区的资格都没有。据黑子网报道,这段视频迅速引发热议,评论区却意外“一边倒”支持车站,网友认为“规矩就是规矩”,但也有声音呼吁对退役军人多些灵活优待。这件事把“退役军人能否进军人候车区”推上了舆论风口浪尖。
军人候车区是为现役军人提供优先购票、检票和快速通行的专属区域,初衷是保障国防任务的高效执行。铁路部门规定,军人候车区主要服务现役军人、军队文职人员和消防救援人员,部分车站明确未将退役军人纳入优待范围。然而,退役军人保障法第53条规定,退役军人可享受公共交通、文化旅游等优待,具体措施由地方制定。这导致各地执行标准不一,引发争议。 比如,贵州遵义高铁站明确允许退役军人凭优待证进入军人候车区,享受优先购票和专人接待服务,赢得了不少好评。
成都东站更进一步,将候车区扩展为“军人、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候车区”,实行错峰使用机制,若无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可凭证入内。郑州东站也有类似做法,退役军人持优待证可进入候车区。这些灵活的政策让退役军人感到被尊重,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参考。 反观襄阳火车站的案例,张先生表示,候车区空荡荡,只有一人,工作人员却态度坚决,不允许他进入。他在视频中无奈地说:“我当了8年兵,连这点待遇都没有?”评论区却呈现两极化观点。
支持车站的网友认为,军人候车区是为现役军人保障紧急任务的专属区域,“空着也不能随便进,就像一等座空着也不能随便坐”。但也有网友反驳:“资源闲置就是浪费,退役军人也是为国家流过汗的,凭啥不能通融?” 这场争论的背后,是退役军人权益保障的深层问题。2024年,全国多地推动退役军人优待政策,比如福建泉州东站为退役军人提供优先购票和专用候车区,浙江部分车站也允许退役军人凭证进入候车区。然而,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导致执行差异明显。
一些退役军人吐槽:“在有的地方能进,有的不能进,感觉待遇像抽奖。” 专家指出,军人候车区的核心功能是保障现役军人的任务效率,但空闲时灵活开放给退役军人并不违背初衷。2025年7月,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在不影响现役军人优先的情况下,可允许退役军人凭优待证进入候车区,尤其对服役年限长或有特殊贡献的退役军人给予更多优待。这一建议引发共鸣,网友呼吁出台全国统一政策,避免“一刀切”。 张先生的遭遇也让人们反思,如何平衡法律严肃性与人情味。
有人提出“分级使用”方案:高峰期优先现役军人,平时对退役军人开放或根据服役年限、立功情况给予差别化优待。2025年8月5日,澎湃新闻报道,部分车站已开始试点“弹性使用”政策,比如在无现役军人时,允许退役军人凭证进入,但需主动让位给现役军人。这种方式被认为兼顾了效率与公平。 退役军人群体为国家作出过贡献,他们的荣誉感不应因退役而削弱。网友感叹:“军人候车区虽小,却承载着对军人的尊重。”张先生的视频虽未改变车站决定,却推动了公众对退役军人权益的关注。
未来,政策如何完善,既要保障现役军人的优先权,也要让退役老兵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这是个值得深思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