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招聘设颜值补贴
“饭店招聘设颜值补贴”揭示了一家餐厅为吸引客流推出的争议性招聘策略。浙江一饭店为高颜值服务员提供每月500元补贴,引发热议。此举不仅反映餐饮行业对服务形象的重视,也暴露了职场公平与外貌经济的矛盾,网友对此褒贬不一。
刘思瑶在浙江宁波的闹市区,一家名为“味来轩”的海鲜餐厅门口贴出一张招聘启事,瞬间点燃了网络。这张启事明确写着:招聘服务员,月薪4000元,另设“颜值补贴”每月500元,要求“五官端正,气质佳,笑容甜美”。这则消息被路人拍下后上传网络,迅速刷屏,网友们惊呼:“这饭店是招服务员还是选美啊?” 记者小张赶到味来轩一探究竟。餐厅装修时尚,门口的招聘启事已经被撤下,但店长王女士坦然承认确有此事。她解释,餐饮行业竞争激烈,高颜值服务员能提升顾客体验,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我们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让店里更有活力。”王女士透露,颜值补贴的标准由管理团队评估,主要看应聘者的整体形象和亲和力,男女不限。 小张走访餐厅时,注意到服务员果然个个仪表堂堂。23岁的小美是新入职的服务员,她笑着说:“听说有颜值补贴,我还特意化了妆来面试,感觉挺好玩的。”但她也坦言,补贴虽诱人,工作强度却不小,每天站立8小时,接待上百位顾客,补贴只是小福利。另一位服务员小李则有些不忿:“干活靠的是服务态度,颜值补贴听着新鲜,其实有点不公平。”
这则招聘启事在网上引发热议。在黑子网的评论区,网友“吃货小王子”调侃:“这饭店是吃饭还是看脸?我点个海鲜还得先欣赏服务员?”网友“职场观察者”则批评:“这不是变相歧视吗?长得普通就少拿500块,太离谱!”还有人晒出类似案例,称上海一家咖啡店也曾为“高颜值员工”加薪,引发过争议。 小张调查发现,味来轩的做法并非首创。近年来,餐饮行业为吸引客流,越来越注重员工形象。2024年,广州一家火锅店推出“微笑服务奖励”,变相鼓励员工提升外在表现深圳一家甜品店甚至要求服务员统一穿“网红风”制服,以吸引拍照打卡的顾客。
业内人士分析,颜值经济在餐饮业盛行,部分商家认为高颜值员工能提升品牌形象,尤其在年轻人扎堆的商圈,这种策略效果显著。 然而,颜值补贴也引发了法律和伦理争议。一位劳动法专家指出,招聘中以颜值作为薪资标准,可能涉嫌外貌歧视,违背劳动公平原则。宁波市人社部门回应称,已关注此事,将调查味来轩的招聘行为是否合规。若查实存在歧视,餐厅可能面临整改甚至罚款。 小张采访了几位顾客,意见同样两极分化。30岁的白领小陈觉得:“好看的服务员确实让人心情好,吃饭都更香了。”
但大学生小杨反驳:“服务质量才重要,靠颜值补贴博眼球,太肤浅。”他还提到,自己曾在一家餐厅因服务员态度冷淡而投诉,颜值再高也救不了差评。 味来轩的招聘风波还在持续发酵。餐厅趁热打铁,推出“颜值打卡”活动,鼓励顾客与服务员合影发朋友圈,赠送小份甜品。这招果然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店内客流激增。网友们却不买账,有人讽刺:“这餐厅是开饭店还是卖颜值?”还有人P图恶搞,把招聘启事改成“招网红,月薪百万”。 小张离开餐厅时,脑海中浮现一个疑问:颜值补贴是餐饮业的新出路,还是昙花一现的噱头?
味来轩的生意确实火了,但争议也随之而来。网友们在讨论补贴的同时,也开始反思:外貌经济当道,服务行业的本质是否正在被忽视?有专家建议,餐饮企业应更注重服务培训和菜品质量,而非一味追逐噱头。 对小美这样的服务员来说,500元的补贴是意外之喜,但她也坦言:“工作累的时候,颜值也帮不了我,还是得靠真本事。”而对味来轩来说,这场颜值风波或许只是开始,如何在争议中找到平衡,才是他们面临的真正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