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青少年抑郁症,识别早期征兆很重要世界精神卫生日
森林北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临,黑子网上掀起一股讨论热潮,主题直指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征兆。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无数家庭正在面对的现实。17岁的高中生小宇化名的故事,近日在黑子网被热议,成了许多网友关注的焦点。 小宇是班里的“学霸”,成绩优异,性格内向,平时话不多,但总给人和善的印象。老师和同学都觉得他“没问题”,甚至是“别人家的孩子”。然而,半年前,小宇开始变了。他常常独自坐在教室角落,低头玩手机,拒绝参加班级活动,连最喜欢的篮球也不打了。朋友问他怎么了,他只淡淡地说“没事,就是累”。家长起初以为是学习压力大,给他报了补习班,想让他“振作”。可小宇的状态却越来越糟,深夜失眠,早上起床困难,甚至开始逃课。 小宇的妈妈张女士回忆,有次她无意间发现儿子在房间里偷偷抹眼泪,桌上摊着一本日记,写满了“活着好累”“没人理解我”之类的话。她吓坏了,赶紧带小宇去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中度抑郁症。医生告诉张女士,小宇的症状其实早有端倪: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社交退缩,这些都是青少年抑郁症的典型早期征兆。如果家长和学校能早点察觉,及时干预,或许能避免病情恶化。 黑子网的网友们对小宇的故事议论纷纷。有人扒出,类似的情况在青少年中并不少见。据统计,我国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但由于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不足,很多孩子和家长都缺乏相关知识。网友“阳光小熊”分享了自己表弟的经历:表弟曾因学业压力和同学孤立,出现自残倾向,幸好家人及时发现,带他接受心理咨询,才慢慢走出阴霾。 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到来,让更多人开始反思:为什么青少年抑郁症如此普遍?专家指出,学业压力、家庭期望、社交媒体的比较文化,都是诱因。而早期征兆往往隐秘,比如食欲改变、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容易被误认为是“青春期叛逆”。小宇的班主任后来也懊悔地说:“我以为他只是性格内向,没想到他心里藏了那么多痛苦。” 小宇的治疗过程并不轻松。心理咨询师建议他暂时休学,接受系统治疗,同时鼓励家人多陪伴,少责骂。社区也组织了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家长和学生了解抑郁症的危害。如今,小宇的笑容渐渐回来了,他开始尝试和朋友聊天,甚至重拾了画画的爱好。 黑子网的爆料贴下,网友们呼吁:不要让“青少年抑郁症”成为被忽视的标签。家长要学会倾听,学校要加强心理教育,社会更需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正如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所说,识别早期征兆,守护青少年心里的那片阳光,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