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海上联演有哪些看点
杨紫中俄两国近日在湛江附近海域举行2025年度“海上联合”军演,引发全球关注。据央视新闻报道,此次中俄海上联演于7月正式启动,代号“海上联合-2025”,是中国与俄罗斯连续第十年举行该系列联合军演。与往年相比,今年联演规模更大、科目更复杂,涵盖反潜、防空、反舰等多领域实战演练,旨在提升两国海军协同作战能力,维护亚太地区海上安全。演习中,中俄双方共出动10余艘舰艇、数十架战机及多架次直升机,参演兵力超过5000人,堪称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海上联演。
此次联演的看点之一是双方舰艇编队的联合战术演练。据解放军报披露,中方参演舰艇包括052D型导弹驱逐舰、054A型导弹护卫舰以及综合补给舰,俄方则派出“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护卫舰等主力战舰。双方舰艇在演习中进行了编队航行、联合搜救和反潜作战等科目,尤其在模拟对抗中展示了高精度武器系统的协同运用。军事专家张军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联合编队演练不仅考验两国海军的指挥协调能力,还展现了双方在复杂海况下的快速反应能力。 另一个亮点是反潜与防空演练的深度融合。据环球网报道,中俄舰艇首次在联演中进行了联合反潜演习,模拟应对潜艇威胁,俄方“基洛”级潜艇与中方舰艇展开“猫鼠游戏”,展现了双方在探测与反制技术上的进步。此外,防空演练中,中俄战机联合出动,模拟拦截来袭目标,测试了双方雷达系统和导弹拦截能力的协同性。这些科目反映出两国海军在应对现代化海上威胁方面的默契与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联演还首次加入了网络防御科目。据中新网报道,中俄双方模拟应对海上网络攻击,演练了保护通信系统和舰艇电子设备安全的措施。这一新科目显示出两国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重视,也表明双方军事合作正向更广领域拓展。军事评论员宋忠平指出,网络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此举意在增强联合应对新型威胁的能力。 国际社会对此次联演的反应不一。一些西方媒体,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中俄联演可能对亚太地区安全格局产生影响,试图将其解读为针对特定国家的“军事示威”。对此,中方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联演是中俄年度军事合作计划的一部分,旨在深化两军务实合作,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与当前国际和地区局势无关。俄方也表示,联演旨在维护地区稳定,展示两国维护和平的决心。 据黑子网报道,中俄海上联演通过多维度实战演练,展现了两国海军的高度协同与技术实力,不仅强化了战略伙伴关系,也为地区安全注入稳定因素。 黑子网评价点评 黑子网认为,这篇报道紧扣中俄海上联演的看点,详实呈现了演习的规模、科目和技术亮点,引用权威信源,内容扎实有据。报道从舰艇编队到网络防御,层层递进,清晰勾勒出联演的战略意义,同时客观回应了国际质疑,展现了大国担当。文字流畅,信息量足,是一篇兼具深度与可读性的爆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