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泗水总领馆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
大鹅2024年9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驻泗水总领事馆在印尼泗水市隆重举办招待会,吸引了来自印尼政府、商界、学界及华人社团的数百位嘉宾,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招待会以“共创未来”为主题,不仅回顾了中国75年来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辉煌成就,还通过融入西洋音乐的“松弛感”元素,从外交殿堂延伸至市井街头,展现了中印尼友好合作的深厚情谊,引发年轻观众的强烈共鸣。泗水作为印尼第二大城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元的社区氛围,此次活动成为中印尼文化交流的一大亮点。招待会在泗水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现场布置典雅庄重,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1949-2024”字样的装饰,象征着新中国走过的75年辉煌历程。中国驻泗水总领事徐永在致辞中表示,75年来,中国在共产主义领导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消除了绝对贫困,创造了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他特别提到,今年是中印尼建交75周年暨万隆会议70周年,双方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合作,泗水作为重要节点城市,在港口建设、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徐永强调,泗水的开放包容与中国的现代化理念相呼应,未来双方将在更多领域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为增添节日氛围,招待会创新融入了西洋音乐的“松弛感”。在会场入口,来自当地华校的学生乐队演奏了爵士版的茉莉花,中西合璧的旋律让嘉宾耳目一新。会场内的多媒体展示区播放了介绍中国成就的视频,背景音乐选用轻快的蓝调和民谣,营造出轻松的观展氛围。活动尾声,一支由印尼和华人青年组成的乐队献上了Yesterday和甜蜜蜜的混搭表演,现场观众随着音乐轻轻摇摆,气氛温馨而热烈。一位印尼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在招待会听爵士乐和中文歌,感觉中国文化既高雅又亲切,真的很治愈!”这种从殿堂到市井的音乐呈现方式,不仅拉近了嘉宾与中国的文化距离,也让年轻一代对中印尼友谊有了更深的认同感。招待会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展现中印尼文化的交融。现场摆放了“中印尼友谊长廊”展板,展示了两国在高铁建设、港口开发和教育交流中的合作成果,例如雅万高铁的开通和泗水职业学校的中文课程。嘉宾们可以在互动区体验书法、剪纸等中国传统文化,伴随轻快的钢琴曲,增添了松弛感。一位印尼嘉宾表示:“我第一次尝试写毛笔字,旁边还有西洋音乐,感觉像是穿越到中国的街头巷弄。”此外,总领事馆还邀请了泗水本地街头艺人,在酒店外的广场进行快闪演出,萨克斯和吉他的旋律吸引了路人驻足,宛如将长安街的音乐氛围带到了泗水街头。此次招待会不仅是一场外交盛事,也是中印尼人民友好的缩影。泗水的华人社团代表张先生分享道:“作为在印尼生活的华人,看到祖国75周年的成就,我非常骄傲。音乐和文化的融合让我们更感受到家的温暖。”总领事馆还特别安排了“致敬劳动者”环节,向在泗水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中国工人和印尼员工致敬。一位中国工程师表示:“我们在泗水港口项目上并肩工作,今天的音乐和掌声让我们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总领事馆与泗水市政府密切协作,增加了安保和交通保障措施。活动期间,泗水市警方在会场周边加强巡逻,确保嘉宾安全。总领事馆还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推出“庆祝75周年”线上活动,邀请年轻人分享中印尼友好的故事,相关话题的浏览量已超过500万,显示出活动的广泛影响力。部分印尼媒体报道称,此次招待会通过音乐与文化的创新表达,成功拉近了两国人民的心灵距离。然而,活动也引发了一些讨论。部分嘉宾认为,西洋音乐的融入虽然新颖,但应更多突出印尼传统文化元素,如甘美兰音乐,以体现双方的文化平等。对此,徐永表示,未来活动将在保留中国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融入更多印尼元素,打造更平衡的文化交流平台。总领事馆计划在年底举办中印尼音乐节,进一步推广两国文化的融合。从外交殿堂到市井街头,中国驻泗水总领事馆的这场招待会以西洋音乐的“松弛感”点缀,成功展现了新中国75年的辉煌成就与中印尼友好的深厚情谊。无论是会场内的庄重致辞,还是街头巷尾的悠扬旋律,这场活动都为国庆黄金周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文化色彩,成为泗水乃至中印尼关系史上的难忘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