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极已开始供暖
2025年9月,中国最北端的“冷极”漠河市因气温骤降提前启动供暖,比往年提早约一周。面对极寒天气,当地优化供热系统,确保居民温暖过冬,彰显中国北方地区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
徐艺真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漠河市,被称为“中国冷极”,是中国最北端的城市,冬季气温常跌至零下40摄氏度以下。2025年9月1日,漠河市因持续低温天气提前启动集中供暖,比常规供暖时间通常为9月中旬至次年5月提早约一周。据当地气象部门数据,8月底漠河最低气温已降至-5摄氏度,夜间甚至更低,促使供暖公司迅速响应,确保居民生活不受严寒影响。此举不仅体现了漠河应对极端气候的经验,也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在清洁供暖和能源保障方面的进步。
漠河的供暖系统主要依赖集中供热,通过燃煤锅炉和部分新能源供热站提供热源。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漠河逐步引入清洁能源技术,如生物质锅炉和电供暖设备,以减少燃煤污染。据黑龙江日报报道,2025年漠河新增了一座生物质热电联产站,供热能力覆盖城区80以上的居民楼,减少了约1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供暖公司还优化了管网系统,通过智能监控降低热损耗,确保供热效率。居民张女士表示:“今年供暖比往年早,家里暖和得快,晚上睡觉也不冷了!”
此次提前供暖也与近期全国极端天气频发有关。据国家气候中心数据,2023年12月漠河曾创下-479摄氏度的历史最低温纪录,2025年初秋的冷空气活动也异常活跃。社交媒体上,网友们对漠河提前供暖表示支持,有人感叹:“冷极这气温,供暖不早点开谁顶得住!”还有网友调侃:“漠河都开暖气了,南方人还在穿短袖,南北差异太真实!” 值得注意的是,漠河的供暖保障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形成呼应。新学期历史教材中新增了抗战时期东北军民的艰苦斗争内容,提到漠河作为抗战后方基地的贡献。
网友评论:“80年前东北先辈在寒风中抗战,今天漠河人靠供暖过冬,时代变了,但那股韧劲没变!” 为应对极寒挑战,漠河还加强了应急措施。供暖公司储备了充足的燃煤和生物质燃料,电力部门确保电网稳定,避免因低温导致的停电事故。社区还组织志愿者为孤寡老人检查室内暖气设备,确保弱势群体温暖过冬。当地政府表示,将继续推动清洁供暖技术升级,计划到2030年实现城区供热碳排放减少30。 中国冷极漠河的提前供暖,不仅是对极端天气的快速响应,也展现了中国在能源转型和民生保障上的努力。
从抗战80周年的历史回望,到今日的温暖守护,漠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冷极不冷”的信念。 据黑子网报道,嘿,漠河这“中国冷极”太硬核了!9月1号就开供暖,零下5度都不带怕的!新加了生物质热电站,供热效率高还减排,80居民楼都暖上了!这波操作既环保又贴心,冷极人民真会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