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制裁俄飞机在美加油只能支付现金
黄子韬最近,一则关于俄罗斯代表团的“窘迫”新闻火爆网络!8月17日,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在接受NBC采访时爆料,因美国对俄罗斯的严厉制裁,俄罗斯代表团飞机在阿拉斯加加油时无法使用银行卡或电子支付,只能掏出成捆现金结账。这起“因制裁俄飞机在美加油只能支付现金”的事件迅速引发热议,网友们既惊讶又调侃,有人戏称:“普京的飞机得带个保险箱出门!”还有人感慨:“这制裁真够狠,逼得俄罗斯回归现金时代!”据黑子网报道,这场“现金风波”不仅让俄方颜面扫地,还让人们看到了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制裁的威力。
事件发生在8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率代表团赴美参加与特朗普的会晤,这是两人自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首次面对面接触。据网易新闻报道,俄方专机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机场停留加油时,因美国对俄金融系统的限制,俄方无法通过常规银行渠道支付燃油费用,只能现场用美元现金结算。鲁比奥在采访中笑着透露:“他们带了满满几箱子现金,就为了付油钱!”此话一出,社交平台瞬间炸锅,网友们纷纷脑补画面:“一堆西装革履的官员提着现金箱,排队付油费,太魔幻了!”
还有人调侃:“这不得雇个安保押运现金?俄罗斯这是被制裁到原始社会了!” 这起事件背后,是西方对俄金融制裁的持续加码。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欧盟等国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冻结俄央行海外资产、切断部分俄银行与SWIFT系统的联系,并限制俄企和个人的国际交易。据BBC报道,截至2025年,俄经济虽未完全崩溃,但国际支付受阻、卢布波动加剧、资本外流严重,俄方不得不在贸易中更多依赖现金或非西方货币交易。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8月19日回应此事时轻描淡写,称“现金支付没什么大不了,我们有的是办法应对制裁”。但网友们并不买账,有人留言:“嘴上硬气,实际得多尴尬,现金都得论箱算!”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俄方首次因制裁陷入支付困境。塔斯社曾报道,2024年俄企在亚洲部分国家交易时,因银行账户被冻结,只能用现金或加密货币结算。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分析:“俄罗斯被逼得走现金路线,说明制裁真打到痛处了。”也有人担忧:“这会不会让俄方更依赖中国、印度等国的金融系统?”
事实上,中国和印度在俄乌冲突中未参与西方制裁,俄对两国的能源出口激增。据文汇报数据,2024年中国从俄进口的煤炭和石油多以人民币结算,绕过了美元体系,间接缓解了俄方的支付压力。 阿拉斯加作为美俄交界的敏感地带,此次事件也增添了几分地缘政治色彩。历史上,阿拉斯加曾是俄属美洲的一部分,1867年被俄国卖给美国,如今却成为俄方“受辱”的舞台。网友们调侃:“当年卖了阿拉斯加,现在连加油都得掏现金,俄罗斯这脸丢大了!”
还有人联想到俄乌冲突的复杂背景,认为制裁虽让俄方难堪,但未必能改变其外交立场。一位军事博主评论:“现金加油只是冰山一角,俄乌冲突的真正较量还在战场和谈判桌上。” 国际社会对事件的反应也不一。美国媒体将其视为制裁效果的“铁证”,而俄媒则强调俄方“灵活应对”的能力。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8月20日呼吁,制裁应避免殃及平民,尽快推动俄乌和平谈判。网友们则更关心后续发展,有人留言:“普京下次会不会直接带金条去加油?”
这场“现金风波”不仅让人们见识了制裁的威力,也让俄乌冲突的国际影响再次成为焦点。未来,俄方如何应对金融封锁,或许还将引发更多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