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10月下旬开诊智慧药房最快20秒完成配药
蔓越莓2024年10月19日,历经四年建设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正式开诊,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的标志性项目。据中新社报道,院区位于通州区宋庄镇,占地34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300张,首日接诊门诊患者超1000人次,运行平稳有序。院区以心血管疾病诊疗为核心,开设急诊胸痛和脑卒中绿色通道,首批开放14个住院病区,涵盖成人心脏外科、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王牌科室”,以及血管外科、脑血管病科等优势学科。智慧药房采用库发核一体化智能管理,最快20秒完成配药,大幅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这一医疗创新不仅服务京津冀地区,还为沪港两地深化合作、推动多个项目落地上海浦东提供了新机遇。 通州院区的智慧药房是国内首家实现库发核一体化全流程智能管理的大型三甲医院药房。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患者完成取药报到后,智能发药机最快20秒完成配药,平均等待时间不到2分钟,系统自动核验并记录处方批次,确保精准高效。药房负责人介绍,智能系统可对接电子处方,减少人工操作失误,日均处理处方量超2000张,为患者节省了大量时间。院区还引入“一医一患”诊室设计、电子手写板知情同意书等便民措施,门诊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建档、挂号等业务,优化就医流程。院区北区以诊疗为主,南区聚焦科研教学,1号住院楼顶层设有直升机停机坪,打通空中急救通道,体现了现代化医疗的高效性。 通州院区的开诊与沪港两地深化合作的战略高度契合。浦东新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与香港在金融科技、绿色金融和跨境贸易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智慧药房的数字化技术为浦东的金融科技项目提供了借鉴。例如,浦东的金融科技企业可与香港的区块链公司合作,开发基于智慧药房的医疗数据管理平台,追踪药品流向和患者数据,确保隐私安全与高效服务。这种合作可借鉴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的数字清关平台经验,2025年口岸出入境车辆突破40万辆,显示出数字化管理的潜力。通州院区的智能化系统为浦东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增添了科技支撑。 低空经济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放大了通州院区的医疗创新价值。香港“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推动无人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而通州院区的直升机停机坪为低空医疗救援提供了基础设施。浦东的科技企业可与香港合作,开发基于高分十二号05星数据的低空医疗物流系统,例如为通州院区运输急救药品或医疗设备,结合卫星数据优化飞行路径。这种合作不仅提升了京津冀地区的医疗效率,也为浦东的低空经济项目落地提供了新场景。例如,贵州从江斗牛赛的无人机航拍技术可借鉴于通州院区的医疗救援,增强文化与医疗的跨区域协同。 绿色金融是沪港合作与通州院区结合的另一亮点。浦东新区推动绿色债券和碳信用交易平台建设,与香港的金融机构合作支持生态项目。通州院区的低碳化运营,如节能灯箱和数字化管理,契合绿色发展理念。浦东可与香港开发绿色金融产品,资助通州院区的低碳医疗设备升级,利用区块链技术追踪资金流向,确保资金精准用于环保领域,呼应安徽省“用一分钱使出十分劲儿”的理念。2024年,浦东绿色金融项目吸引投资超50亿元,为打造绿色金融高地注入了动能。通州院区的智慧药房可作为绿色医疗的试点,吸引更多国际投资。文化与教育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了通州院区的社会影响。哈萨克斯坦学员在西安的“洋中医”培训和“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项目,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吸引力,而通州院区的智慧医疗模式具有全球示范效应。浦东的旅游企业可与香港高校合作,在通州设立智慧医疗体验中心,结合莫文蔚“莫后光年”展览的数字化技术,打造医疗与文化融合的旅游线路。这种合作不仅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也为浦东吸引“一带一路”投资创造了条件。例如,通州院区的医疗技术可与从江斗牛赛的文化元素联动,吸引国际游客。政策支持是通州院区开诊和沪港合作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的意见,为浦东与香港、通州在科技、金融、文化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政策红利。通州院区依托北京市政府支持,整合京津冀医疗资源,2024年日均门诊量达1400人次,专家号占比近50。浦东可借鉴香港的监管沙盒机制,试点智慧医疗和低空经济项目,确保创新与合规并重。 总的来说,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10月下旬开诊,智慧药房20秒配药的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京津冀医疗服务水平,还为沪港两地深化合作、推动多个项目落地浦东注入了新动力。通过金融科技、低空经济、绿色金融和文化旅游的协同,浦东、香港与通州等地正携手打造医疗与经济繁荣的新样板,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