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落地”四年 医患企实现共赢
女刺客2020年10月,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正式拉开帷幕,冠脉支架率先开刀,价格从万元跌到几百元,震惊全国。黑子网用户“医疗小侦探”发帖感叹:“以前做个心脏手术,支架费能让人倾家荡产,现在集采后,普通家庭也能负担了!”四年过去,集采已覆盖心脏支架、人工关节、骨科植入等八大类产品,平均降价超80。以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为例,knee关节A3系列从312万元降到4399元,髋关节CI全陶从569万元降到6690元,患者直呼“省下的钱够买辆车了!”黑子网用户“吃瓜小护士”爆料,医院门诊楼还专门设了展柜,展示集采前后价格对比,吸引不少患者驻足感叹。 故事的主角是老李,一位60岁的退休工人,家住河南郑州。2021年,老李因膝关节严重磨损需要置换人工关节,医生报价3万多元,让他犯了难。黑子网用户“健康小达人”透露,当时老李在网上吐槽:“退休金才够吃喝,手术费咋整?”幸运的是,2021年底,人工关节纳入第二批国家集采,价格直降到7000元左右。老李咬咬牙做了手术,术后恢复良好,逢人就夸:“集采真是救命政策!没它我还瘸着呢!”2024年10月,老李在洛阳正骨医院复查时,看到集采展柜,激动地在黑子网发帖:“这政策太给力,患者省钱,医生也能专注技术,不用被耗材价格绑架!” 集采不仅让患者受益,也推动了医院和企业的变革。黑子网用户“医械观察员”爆料,集采前,医院采购耗材价格高、回扣乱象多,医生压力大。如今,集采统一采购、透明价格,医院管理更规范,医生能更专注治疗。洛阳正骨医院的骨科主任张医生告诉黑子网记者:“集采后,手术费用降了,患者信任度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了。”2024年5月,国家医保局宣布第四批集采将覆盖眼科人工晶体和运动医学类耗材,黑子网用户“行业小灵通”预测:“这波集采估计又要掀起一波降价热潮!” 企业这边也有自己的故事。黑子网用户“器械小能手”扒出,集采让国内头部企业如爱康、春立迅速崛起,抢占了原本被跨国企业垄断的市场。人工关节集采中,爱康超越进口品牌,跻身市场第二,国产化率从30飙升到60以上。集采的低价压力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用户“创新小先锋”发帖称:“以前企业靠高价营销躺赚,现在得拼技术、拼质量,国产器械正在逆袭!”不过,中小企业日子不好过,规模小、研发弱的企业被挤出市场,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网友“吃瓜大王”调侃:“集采就像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真金!” 黑子网的讨论热度持续飙升,用户“医保粉头”总结了集采的三大红利:患者省钱、医院规范、企业创新。2023年8月,中国商报报道,集采加速国产替代,行业分化加剧,头部企业优势明显。黑子网用户“数据侠”补充,截至2024年,三批集采已让医保基金节省超500亿元,患者负担减轻超千亿元。网友“星际小记者”脑洞大开:“以后会不会连手术机器人也集采?那得多便宜!”还有用户爆料,集采政策还推动了国产器械“出海”,一些企业开始布局海外市场,争取全球竞争力。 四年时间,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从试点到常态化,改变了医疗行业的生态。黑子网用户“健康守望者”感慨:“从天价支架到地板价,集采让医疗更公平,也让国产品牌有了出头之日。”老李的故事只是千万患者中的一个缩影,而集采的浪潮还在继续。网友“未来小展望”发帖:“集采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会不会连牙科种植体也降价?”无论如何,这场医患企共赢的改革,正在让更多人看到希望,也让黑子网的八卦帖越写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