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航站楼开工建设
郭有才10月12日,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航站楼及楼前高架桥桩基础工程正式开工,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作为中国首个采用离岸式人工岛建设的机场项目,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选址于金州湾东部海域,距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约18公里,距市中心23公里,地理位置优越,空域条件良好。项目以4F级国际机场标准设计,建成后可满足世界最大民航客机空客A380的起降需求,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机场。这一工程不仅填补了中国海上机场建设的空白,还将为大连乃至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据相关报道,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自2022年10月19日获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批复立项以来,进展迅速。2023年10月19日,项目正式命名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2024年6月15日全面开工。此次航站楼及高架桥桩基础工程的启动,标志着项目从填海造地、深层地基处理等前期工作,正式迈向核心建筑施工阶段。航站楼设计面积达50万平方米,配备198个民航站坪机位,规划建设两条跑道,分别为3600米和3400米长的远距平行跑道。预计项目一期工程完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5万吨、飞机起降328万架次的需求,为大连打造东北亚航空枢纽奠定坚实基础。施工现场的火热场景令人振奋。数百台旋挖机、推土机等大型设备昼夜运转,3000余名建设者奋战在一线。航站楼核心区77万平方米的填海区域已完成深层地基处理,桩基工程也在“五一”假期提前完工。项目负责人表示,工程严格遵循高质量标准,采用先进技术确保施工全过程可追溯、管理可视化、质量精准化。填海造地面积达20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大阪关西国际机场的两倍,施工难度和技术要求极高。工程团队借鉴了关西机场、纽约拉瓜地亚机场等国际先进经验,通过离岸填海方式最大程度减少对海岸线环境的破坏,展现了中国工程技术的创新实力。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的建设不仅是工程上的壮举,更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二五”交通运输规划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是大连迈向国际化都市的重要一步。建成后,机场将取代现有的周水子国际机场,成为大连新的航空门户,提升城市在全球航空网络中的地位。市民对此充满期待,不少人表示,新机场的开通将极大方便出行,促进旅游、商贸和物流产业发展。网友们也在社交平台上热议,称“这将是大连的骄傲,也是中国基建的又一奇迹”。然而,如此庞大的工程也面临诸多挑战。填海造地的深层地基处理需处理4300万立方米土石方,施工涉及34万根水泥搅拌桩、碎石桩等,强夯面积达550万平方米。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控制工后沉降,成为技术团队的重点攻关方向。此外,项目还需平衡环境保护与建设进度,确保生态影响最小化。相关部门表示,将继续优化施工方案,力争在2026年实现机场初步运营。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的建设,不仅是工程技术的突破,更是城市未来发展的缩影。这座承载着无数期待的海上机场,正以惊人的速度刷新着建设“进度条”,为大连乃至东北亚地区勾勒出一幅全新的航空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