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董事长就加班问题反思致歉
赵子易近日,奇瑞汽车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2025年7月19日的年中干部大会上,针对公司长期存在的加班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向全体员工致歉。他坦言,奇瑞过去依赖“人海战术”和“疲劳战术”,管理方式“非常不人性化”,忽视了员工的休息时间和家庭需求,严重消耗了员工的精力和创造力。尹同跃的这一表态迅速引发舆论关注,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反“内卷”、追求人性化管理的重要信号。奇瑞作为自主品牌领军企业,此次公开道歉不仅是对内部管理弊端的正视,也为整个制造业如何摆脱过度加班的困局提供了思考方向。
为落实整改,奇瑞集团发布关于大幅精简会议、提升效率的通知,明确提出多项具体措施。首先,公司级会议数量和参会人员均需精简30,一级单位组织的会议精简比例不低于30。会议频次也大幅压缩,原月度会议改为季度召开,周度会议改为月度召开,提倡现场口头汇报,减少书面材料的繁琐准备,且要求汇报人亲自撰写材料,杜绝代工现象。在时间管理上,公司规定经管会不超过2小时,其他公司级例会不超过15小时,非公司级会议控制在1小时以内,超时会议将通过IT系统强制熄屏终止。
此外,尹同跃提出“三条铁律”:周末禁止组织公司级会议,保障异地员工周末回家团聚禁止无准备会议、冗长发言和会议拖堂。这些措施直指会议冗长、加班频繁的痛点,旨在通过精益管理提升组织效率,释放员工的时间价值。然而,奇瑞的改革并非没有争议。有网友指出,尹同跃在周六召开的内部会议上批评“未落实周末禁会精神”,却因会议本身在周六举行而被质疑“言行不一”。这一矛盾引发了部分员工和公众的疑虑:改革是否只是表面功夫?
能否真正改变根深蒂固的加班文化?此前,奇瑞曾因“896”工作制早8点到晚9点,每周6天和“345策略”3人干5人活拿4人工资被员工公开批评,甚至有员工爆料公司通过篡改打卡记录掩盖加班事实。这些历史问题让外界对奇瑞整改的执行力保持观望态度。部分网友评论称,“周六不开会不等于不加班”,且整改措施未提及加班费补偿机制,员工权益保障仍需进一步明确。从行业背景看,奇瑞此次改革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汽车行业因“价格战”和新车研发周期缩短,普遍陷入“内卷”泥潭。
员工加班成为常态,甚至出现过劳猝死事件。奇瑞作为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量连续22年第一的企业,2025年7月销量达224万辆,同比增长147,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全球用户超1670万。在业绩亮眼的背景下,主动反思加班文化,显示出奇瑞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试图通过管理变革提升核心竞争力。此外,奇瑞多次冲击IPO未果,整改或与合规要求及全球化战略相关,尤其呼应了欧洲市场对劳工权益的高度关注。奇瑞的道歉与改革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支持者认为,尹同跃敢于公开承认管理失误,展现了企业负责人少有的坦诚和魄力,精简会议、保障周末的政策将有效提升员工幸福感和工作效率。反对者则担忧,改革能否穿透层层管理落地执行,是否会因缺乏刚性约束而流于形式。更有评论指出,制造业的加班文化根源在于低效管理和对“人口红利”的过度依赖,奇瑞的尝试能否引发行业效仿,仍需时间检验。正如一位网友所言:“当超时会议的屏幕暗下,照亮的应是人性化的组织生态。”奇瑞的这一步,不仅关乎企业自身,更可能为中国制造业探索效率革命提供借鉴。
嘿,兄弟们,来说说这事儿!奇瑞老大尹同跃站出来为加班文化道歉,够胆量!这可不是小事,制造业里996都快成标配了,奇瑞敢公开认错,还甩出精简会议、周末禁会的硬招,确实有点魄力。不过,网上也有吐槽,说周六开会讨论禁周六会,这不闹笑话嘛?整改能不能真落地,还得看后续。加班费、员工权益这些硬核问题没提,感觉有点隔靴搔痒。总的来说,奇瑞这步走得挺有种,希望别是嘴上说说,真能给行业带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