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靖西边境警方查获走私活体蛇类27吨
上好嘉嘉10月12日,广西边检总站百色边境管理支队对外通报,靖西边境管理大队在边境辖区连续查获两批涉嫌走私的活体蛇类,总重量高达27吨,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据悉,此案源于9月中旬的一次侦查行动,警方发现有不法分子企图从中越边境附近非法运输不明货物入境。靖西边境管理大队迅速组织精干警力,通过走访调查和技术侦查,逐步摸清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规律,并制定了周密的抓捕方案。9月23日凌晨,一辆满载货物的货车在靖西市地州镇被警方拦截,当场查获70余箱活体蛇,抓获一名嫌疑人。随后,警方通过深入分析,又锁定另一批走私线索,成功查获第二批活体蛇,累计总重约27吨,初步估算案值达54万元人民币。这批走私的活体蛇种类繁多,包括滑鼠蛇、灰鼠蛇、眼镜蛇、金环蛇等,其中不乏剧毒蛇类。这些蛇类被装在120余个网箱中,嘶嘶作响的场景让办案民警都感到头皮发麻。由于这些蛇类没有任何合法手续,警方依法将查获的活体蛇移交林业部门处理。目前,两名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据办案民警透露,这批蛇类的来源地可能涉及越南,目的则是销往国内某些地区,用作宠物交易或提取蛇毒用于所谓的中医材料。不法分子为追求高额利润,不惜冒险通过边境小道运输,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和公共安全。靖西市地处中越边境,长期以来是走私活动的高发区域。走私活体蛇的行为不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关于非法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规定,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专家指出,非法走私的蛇类可能携带未知病菌,若流入市场或逃逸至野外,可能引发生态失衡或疾病传播风险。此外,剧毒蛇类的非法交易还可能危及公众安全,一旦管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这起案件的成功破获,展现了广西边境警方的高效执法能力,也敲响了生态与法律保护的警钟。近年来,广西边境管理部门持续加大对非法走私的打击力度,通过技术手段和联合执法,有效遏制了野生动物走私的势头。警方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边境巡查,完善监控体系,坚决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案件曝光后,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感叹走私分子的胆大妄为,也有人呼吁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有评论指出,走私活体蛇的背后,是部分地区对珍稀动物制品的需求驱动,亟需通过教育和立法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此次查获的27吨活体蛇,不仅是执法部门的一次胜利,更是对非法野生动物贸易链条的一次沉重打击。案件的侦破过程也充满戏剧性。据悉,警方在抓捕行动中采取了双向夹击的策略,确保嫌疑车辆无路可逃。办案民警回忆,打开网箱时,蛇群的嘶鸣声令人毛骨悚然,但他们依然保持专业,迅速完成清点和移交工作。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不仅彰显了边境警方的职业素养,也为其他地区打击野生动物走私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警方正在追查走私蛇类的具体来源和流向,力求斩断整个非法贸易链条。这起事件提醒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无论是走私分子的高额利润诱惑,还是市场需求的存在,都不应成为破坏生态的借口。广西靖西边境警方的行动,为守护国门和生态安全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