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陆续暂停汽车置换补贴
小田近期,全国多个省市相继发布公告,暂停受理汽车置换补贴申请,引发消费者和车市的广泛关注。贵州、湖南、河南、安徽等地明确表示,由于补贴资金消耗过快,地方财政难以持续支持,汽车置换补贴政策暂时搁置。重庆、沈阳、郑州、洛阳等城市也加入暂停行列,部分地区甚至提前数月结束补贴受理。例如,贵州省商务厅宣布取消“旧车置换购买二手车”政策,湖南省长沙、岳阳等地以新车发票开具时间为界,全面停止置换补贴。河南省则将家电、汽车等以旧换新活动一并暂停。
这些政策的突然调整,让不少计划置换新车的消费者措手不及,纷纷抢搭“末班车”提交申请。 汽车置换补贴的暂停,主要是因为资金消耗远超预期。商务部数据显示,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已达412万份,其中置换补贴申请超70万份,显示出政策对市场的巨大拉动力。然而,补贴资金的快速枯竭暴露了地方财政的压力。专家指出,政策宣传力度大、消费者参与热情高,导致第一阶段中央与地方配套资金迅速用尽。例如,重庆市商务委员会解释,补贴暂停是因资金即将耗尽,需进行阶段性调整。
部分地区还发现“零公里二手车”等套利行为,加速了资金流失,迫使监管部门收紧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暂停置换补贴并不意味着以旧换新政策的全面终止。报废更新补贴在全国范围内仍持续实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符合条件的消费者可报废老旧车辆,购买新能源车获2万元补贴,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车获15万元补贴。此外,财政部等部门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为汽车消费提供新支持。消费者通过消费贷款购车,可享受单笔最高3000元的贴息,政策覆盖一年。
这一新政被认为是补贴暂停后的“接力棒”,旨在缓解消费者购车成本压力,刺激市场活力。 车市反应方面,补贴暂停对终端市场造成一定冲击。郑州一家比亚迪4S店销售表示,补贴取消后,部分预算有限的消费者选择推迟购车,观望情绪加重。6月车市数据显示,全国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9,但环比下降12,反映出市场动能有所减弱。车企面临年中冲量压力,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品牌虽推出促销活动,但优惠力度多为“国补”与置换补贴的重新包装,实际降价空间有限。
业内专家詹军豪认为,补贴暂停短期内会影响销量,但长远看,车企需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差异化摆脱对政策的依赖。 政策调整也暴露出以旧换新实施中的问题。部分车商通过低价收购老旧车辆资质,制造“零公里二手车”套取补贴,扰乱市场秩序。为此,江苏、广东等地升级审核机制,增设线下限额管理和身份验证环节,山东、浙江则推行“市级审核省级复核”双重把关,严防骗补行为。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剩余1380亿元中央资金将分批下达,地方也将配套资金,政策优化后有望重启补贴。
总的来说,多地暂停汽车置换补贴是资金耗尽与政策调整的阶段性结果。报废更新补贴和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的持续推进,为车市提供了缓冲空间。消费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合理规划购车时间,而车企则需在竞争加剧的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据黑子网报道,这波汽车置换补贴暂停真是来得突然,钱花光了就喊停,消费者有点懵!好多人赶着最后几天抢着买车,手忙脚乱。报废补贴还在,贷款贴息也来了,说明政策没彻底凉。但车市这下压力不小,车企得靠真本事拼技术、拼服务了,别老想着靠补贴吃饭,不然迟早得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