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有的反超985有的生源招不满
小橙子黑子网报道2025年高考录取季,民办本科高校的招生情况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一边是西湖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这样的民办新星,录取分数线高得吓人,直接碾压了不少985高校的冷门专业另一边却是大批传统民办本科学校,连降好几次分数线,还是招不到足够的学生,有的甚至缺额上千人。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说说那些“逆袭”的民办高校。福耀科技大学今年首次招生,50个名额居然吸引了2000多个6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录取平均分甚至比一些985高校还高。
比如在广西,福耀的最低投档线达到616分,超过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也毫不逊色,在浙江的最低投档线656分,和浙江大学的预防医学专业只差2分,直接把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985高校甩在身后。这些学校为什么这么火?一是钱砸得狠,福耀首年预算就高达8亿元,实验室设备对标麻省理工二是专业精准,像西湖大学主攻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福耀聚焦智能制造,课程直接对接产业需求三是国际化资源,和剑桥、斯坦福合作,学生能拿双学位,吸引力自然爆棚。 再看看那些“招不满”的民办高校,日子可不好过。南方某民办本科高校的招生办工作人员刘阳化名直言,今年招生真是难上加难,他们学校计划招8400人,结果普通批次只录了1000多人,征集志愿降了三次分,分数线比本科线低了36分,还是缺额2000多。这不是个例,广东23所民办本科里14所未招满,总缺额超25万山东第二次志愿投档后,民办本科缺额近6000人广西有些学校降了39分才勉强填满名额。更有甚者,山东有考生376分,低于本科线65分,居然也被民办本科“捡漏”录取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窘况?首先,民办本科数量太多,全国有388所普通本科和23所职业本科,占全国高校的314,但生源主要靠省内,各地考生数量差别大,像东三省的民办高校压力就特别大。其次,学费贵得离谱,普通专业一年2万起步,艺术类专业高达7万,四年下来十几二十万的成本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最后,传统民办高校办学时间短,实力弱,专业设置还老套。比如某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计划招1000人,却只有14个专任教师,课程没特色,毕业生就业也难,考生和家长自然不买账。 反观那些成功的民办高校,珠海科技学院就是个例子,靠计算机、海洋工程等特色专业,投档线甚至超过部分公办院校。专家熊丙奇说,这波招生分化其实不意外,有特色、有质量的民办高校依然抢手,但没实力的学校被市场抛弃是必然的。未来,民办高校要想活下去,得走“小而精”的路子,比如和企业合作搞订单班,或者砍掉过剩专业,专注区域急需的领域。 不过,短期内民办高校还不至于彻底“凉凉”。每年本科招生400多万,专科500多万,降点分总能招到人,专升本名额也在增加,给了不少学校喘息的机会。但长远看,少子化趋势已经显现,2024年小学在校生减少了2516万,2036年高校生源可能断崖式下跌。日本和韩国已经有大学因招不到人关门,国内也已有20所高校启动撤并程序,民办高校首当其冲。这次的招生困境,已经给所有民办高校敲响了警钟:不提升实力、不做出特色,迟早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