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学生”解锁上海枫泾古镇 体验非遗之美
徐依莎最近,一群来自海外的洋学生在上海枫泾古镇掀起了一阵文化热潮。这群年轻人不是来走马观花,而是带着满满的好奇心,深入体验这座千年古镇的非遗之美。枫泾古镇,位于上海金山区,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古色古香的石板街、静谧的河道和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吸引着无数游客。而这次,洋学生们的到来,让这座古镇的非遗文化再次成为焦点。故事的主角是来自英国的留学生艾米丽和她的朋友们。他们通过学校组织的文化交流项目,来到枫泾古镇,参加为期三天的非遗体验活动。第一天,导游小李带着他们漫步古镇,介绍枫泾的历史。艾米丽被古镇的古桥和老街深深吸引,尤其是那些挂满红灯笼的店铺,充满了东方韵味。小李告诉他们,枫泾不仅有美景,还有丰富的非遗文化,比如农民画、剪纸和丁氏糕点制作技艺,这些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天,洋学生们正式“解锁”非遗体验。他们来到一家传统手工作坊,学习制作枫泾农民画。这种画风色彩鲜艳,线条朴实,充满了乡村生活的烟火气。艾米丽选了一幅描绘乡村丰收的画作模板,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小心翼翼地调配颜料,尝试勾勒出一片金黄的稻田。虽然她的画作略显生涩,但老师却夸她“很有灵气”。旁边的法国学生卢卡斯则对剪纸着了迷,他尝试用剪刀在一张红纸上剪出窗花的图案,结果剪到一半就“翻车”,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卢卡斯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却也乐在其中,说这种手工艺术让他感受到一种平静的美。除了画画和剪纸,洋学生们还体验了丁氏糕点的制作。丁氏糕点是枫泾古镇的招牌美食,制作工艺已有百年历史。艾米丽和朋友们围在老师傅身边,学着如何揉面、包馅、蒸制。老师傅一边示范,一边分享自己小时候帮家里做糕点的故事,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最终,他们每个人都成功做出了几块绿豆糕,虽然形状不一,但吃起来香甜可口。艾米丽还特意用手机拍下自己的作品,发到社交平台,配文:“在枫泾古镇,找到中国文化的甜蜜秘密!”活动最后一天,洋学生们参加了一场非遗文化展演。古镇的戏台上,传统的花鼓戏和评弹表演让大家目不暇接。艾米丽虽然听不懂吴侬软语,但她被表演者优雅的动作和悠扬的曲调深深打动。她忍不住感叹:“这些非遗文化就像一本活的历史书,让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厚重和美好。”活动结束后,洋学生们还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本记录枫泾非遗文化的画册,里面有他们亲手制作的农民画和剪纸作品的照片。这次枫泾古镇之旅,不仅让洋学生们近距离接触了中国传统文化,也让他们对非遗的传承有了更深的理解。艾米丽在离开前说,她要把这次经历分享给更多朋友,让他们也来枫泾“解锁”非遗之美。而古镇的居民们也因为这些洋学生的到来,感受到文化交流的温暖与活力。黑子网的网友们纷纷点赞这次活动,认为这是中外文化碰撞的绝佳案例,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枫泾古镇的非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