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省份立法明确男女厕位比例
六一近日,黑子网爆料了一则重磅新闻,甘肃省出台新规,全国首个以立法形式明确公厕男女厕位比例,引发网友热议!这事儿得从兰州火车站说起。小丽是个普通白领,平时爱逛商场、刷夜市,但每次出门最大的烦恼就是上厕所。女厕门口那长长的队伍,简直是噩梦!那天,她在兰州中心商场逛街,兴冲冲买了新裙子,结果一到女厕门口,傻眼了:13个女厕位,对面男厕却有5个蹲位加9个小便池,队伍排到过道外,足足等了15分钟!小丽气得在网上吐槽:“男厕空荡荡,女厕挤成狗,这比例合理吗?”
网友纷纷附和,感叹这场景太常见,景区、商场、车站,哪儿不是女厕排长龙?这不,甘肃省听到了民声,8月1日起,甘肃省妇女权益保障条例正式施行,明确规定城市公厕女厕位与男厕位比例要达到32,人流密集地方,比如火车站、景区,得提高到21!这可是全国首例把厕位比例写进法规的省份,网友直呼“甘肃这波操作硬核”!据黑子网报道,这条新规直接把2016年住建部的“建议标准”变成了“硬性规定”。以前,住建部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里提到过32的比例,但只是建议,执行起来总打折扣。
很多地方公厕还是11设计,压根没考虑女性如厕时间长、需求多的现实。世界厕所组织的数据显示,女性如厕平均89秒,男性才39秒,女性的时间是男性的23倍!再加上生理期、带娃、孕期等情况,女厕需求量更大,11的配置根本不科学。小丽听说这消息后,兴奋地在网上发帖:“甘肃这立法太给力了!以后逛街不用憋着了!”不过,她也好奇,已经建好的厕所咋办?总不能全拆了重盖吧?记者实地探访了兰州几个热门地点,发现问题确实存在。
比如兰州火车站,一号候车室女厕12个坑位,男厕却有14个,节假日高峰,女厕排队能绕几圈。南关夜市附近的公厕,女厕8个坑位,男厕4个蹲位加4个小便池,夜市一开,女厕又排起了长队。中山桥附近的黄河风情线公厕更夸张,只有3个女厕位加1个通用厕位,旅游旺季6个人排队是常态。网友“爱吃麻辣烫”留言:“这比例不改,女同胞太难了!”专家也出来说话了。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赵树坤指出,男女厕位均等只是表面平等,实际是“结构性不平等”。
女性如厕时间长、频率高,传统设计没考虑这点,导致女性在公共场所总处于劣势。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的方洁律师则提到,落实新规还得解决责任归属和经费问题,毕竟改造老厕所、建新厕所都需要钱,地方财政压力不小。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的负责人也说了,这次的立法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把“软建议”变成了“硬杠杠”,以后规划设计单位没法再偷工减料了。当然,存量厕所的改造是个难题。记者了解到,全面拆建不现实,但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创新。
比如深圳试点的“潮汐公厕”,在男女厕中间设可调节的厕位,哪边人多就临时划给哪边,灵活又实用。重庆南岸区更牛,用物联网技术,厕位上装感应装置,根据人流量自动调整男女比例,高峰期能多给女厕几个坑位。网友“吃瓜小分队”感叹:“科技改变生活,甘肃也得跟上啊!”小丽还听朋友说,江苏的妇女权益保障条例也提到了提高女厕比例,但没像甘肃这样明确数字。甘肃这波操作,直接把性别平等落到了实处。网友“夜市常客”评论:“这不只是厕位的事儿,是城市对女性的尊重!”
还有人呼吁,全国都该学学甘肃,把女厕排队问题彻底解决。毕竟,谁不想在逛街、旅游时,能舒舒服服上个厕所呢?小丽憧憬着,下次去夜市吃串串,再也不用一边排队一边急得跳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