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降95万 北京五环外正上演抢房大战
九毛不帅8月8日晚,北京楼市迎来重磅新政,京籍家庭及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满2年的非京籍家庭,在五环外购买商品住房不再受套数限制,同时公积金政策优化,首套房认定放宽、二套房贷款额度提升。这一政策迅速点燃市场热情,房企连夜推出特价房源。某五环外楼盘销售人员透露:“原价639万元的房源,现一口价544万元,直降95万元,但需一周内付清首付款。”新政首日,记者走访发现,五环外售楼处人流激增,部分楼盘甚至需排队取号看房,购房者热情高涨,市场仿佛重现“抢房大战”盛况。北京楼市调控松绑并非首次,但此次力度空前。自2023年“五环外多买一套”政策以来,北京逐步放宽外围区域限购,此次新政将五环外购房门槛降至历史最低。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1至7月,五环外新房成交占比超80,二手房占比超50,已成为北京楼市主力区域。新政直接利好改善型需求,京籍家庭可自由购置多套房,非京籍家庭社保要求仅2年,吸引了大量周边产业从业者及投资客。例如,东五环某楼盘均价约7万元,总价600万至1200万元,目标客户多为互联网及国际企业员工,新政后咨询量激增,售楼处洽谈区座无虚席。房企反应迅速,降价促销成为抢客利器。某“好房子”项目主打高得房率、全明户型,均价75万元,总价700万至1300万元,推出“直降95万”活动后,看房者络绎不绝。另一楼盘则通过“砸金蛋”等互动吸引客户,营造热销氛围。然而,业内人士提醒,短期热潮未必能持续。置业顾问坦言:“新政激发了咨询热情,但实际转化率需观察,很多人还在观望价格走势。”2024年四季度,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约60,月均网签超17万套,显示政策刺激效果显著,但新房市场因库存压力,降价仍是主旋律。公积金政策优化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新政将全国范围内已结清的公积金贷款记录不计入套数认定,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15,二套房贷款额度从60万提高至100万,多子女家庭最高可贷160万。以总价400万元、贷款100万元为例,首套房认定后首付可省60万元,月供减少约253元。此外,每年缴存公积金可贷额度从10万提升至15万,贷款120万的缴存年限从11年缩短至7年。这些措施为刚需和改善型购房者提供了实惠,刺激了五环外楼盘的去化速度。然而,抢房热潮背后也暗藏隐忧。二手房市场挂牌量高企,部分“老破小”房源价格3个月内直降15,供大于求的局面尚未扭转。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调侃:“钱包对我进行了限购。”还有人质疑:“五环外配套不完善,降价再多也得考虑生活便利性。”部分购房者对月供压力仍感担忧,认为新政虽降低首付,但长期还款负担未减。此外,政策松绑可能吸引投机客,业内呼吁加强监管,防止市场过热。从更广视角看,北京五环外楼市正成为政策倾斜重点。克而瑞分析,80的新房项目将直接受益于新政,尤其是改善型项目。未来,五环外仍是供地主力,高库存区域去化压力有望缓解。同时,政策鼓励置换链条流转,卖出二手房换购新房的群体将更活跃。上海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新政信号意义重大,体现稳楼市决心,但二手房库存消化仍是关键。”对比一线城市,广州已全面取消限购,上海、深圳外围区域也有条件放开,北京的“核心区严控、郊区松绑”策略,兼顾了自住需求与库存去化。这场“抢房大战”既是政策红利释放的机遇,也是市场复杂性的缩影。购房者需理性判断,权衡价格、配套和还款能力房企则需抓住窗口期,优化营销策略。对于北京楼市而言,五环外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战场,但热潮能否持续,仍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