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北极”漠河迎今秋首场降雪
痞幼2025年10月初,素有“神州北极”之称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市迎来今秋首场降雪,城区街道、公园草地被薄雪覆盖,宛如童话世界。据中国日报网报道,10月1日晚,漠河市区降雪量达23毫米,较去年同期略早,为今年的冰雪旅游季拉开序幕。 漠河作为中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城市,年均气温约-35,极端最低气温可达-53,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冰雪资源使其成为“找北”“找冷”的热门目的地。 此次降雪恰逢“十一”黄金周前夕,与大兴安岭推荐的三条旅游线路和四种玩法相得益彰,为游客提供了绝佳的冰雪体验。首场降雪为漠河的旅游热潮注入了新活力。北极村作为中国最北端的村落,是游客必打卡之地。游客可在“神州北极”石碑前拍照留念,感受“中国最北”的独特情怀。 据新华社报道,北极村依托冰雪资源持续发展旅游经济,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约197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789亿元,同比增长54163。 今秋降雪后,北极村的雪景吸引了大量南方游客,福建游客李女士兴奋地说:“昨天还是秋日风光,今天就置身雪国,太奇妙了!” 游客们在北极广场玩雪、打雪仗,沉浸在白雪皑皑的童话氛围中,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初雪时刻。此次降雪与大兴安岭“十一”黄金周的三条旅游线路紧密相连。第一条线路从哈尔滨出发,途经北极村和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游客可在雪后的原始森林中乘坐森林小火车,欣赏白桦林与落叶松在初雪映衬下的壮美景色。 第二条线路串联呼伦贝尔草原与大兴安岭,雪后的莫日格勒河草场更显诗意,游客可体验马背驰骋或雪地徒步,感受草原与雪景的奇妙融合。 第三条线路聚焦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初雪覆盖的天池与火山地貌形成独特景观,温泉度假村则为游客提供了温暖的休憩之所。 这些线路在降雪后更具吸引力,预计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冰雪与自然的魅力。四种玩法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森林徒步在雪后的莫尔道嘎或阿尔山更加梦幻,雪地中的木栈道宛如通往仙境。 摄影采风是另一大亮点,初雪覆盖的白桦林与金黄落叶松构成绝美画卷,吸引摄影爱好者捕捉光影之美。 民族文化体验则让游客在雪景中参与鄂温克族的篝火晚会,学习桦树皮工艺,感受北方民族的热情与智慧。 边境风情探索则带领游客沿331国道探访中俄边境,雪后的186彩带河与满洲里国门更显庄严与浪漫。 这些玩法与国家植物园菊花展的文化活动异曲同工,均通过自然与文化的融合提升了旅游体验。降雪还推动了当地文旅经济的繁荣。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9个月快递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10,为旅游商品的流通提供了保障。 北极村的“中国最北邮局”成为游客热门打卡点,特色明信片和桦树皮工艺品通过快递销往全国,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文旅部数据表明,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次达429亿,旅游消费432万亿元,显示出旅游市场的强劲动能。 漠河的初雪旅游热潮与WTT美国大满贯赛的浓厚氛围形成呼应,均通过活动与文化的结合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应对降雪,漠河市多部门协同行动,确保旅游安全。气象部门发布暴雪预警,交通部门加强道路清雪,旅游部门增设临时休息站,为游客提供热水和防寒物资。 游客需注意保暖,建议携带羽绒服、防滑靴和护目镜,以应对雪地环境。 同时,推荐通过携程等平台提前预订北极村门票约60元人和民宿,避免黄金周高峰期的不便。“神州北极”漠河的今秋首场降雪,不仅为大兴安岭披上银装,也为“十一”黄金周的旅游热潮增添了新亮点。正如故宫博物院儒家文化展通过文物传递文化价值,漠河以冰雪与文化的结合展现了北国风光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雪中徒步的静谧,还是边境风情的浪漫,这场初雪之旅都将为游客留下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