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海警紧急救助一只搁浅海豚
徐艺真10月1日清晨,福建漳州海警接到群众报警,称在漳州一景区附近海域发现一头海豚搁浅,情况危急。海警迅速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发现这头海豚体型较大,约2米长,重约150公斤,疑似因追逐鱼群误入浅滩,导致身体部分暴露在空气中,无法自行回到深水区。现场群众围观,情绪激动,但都自觉为救援让出空间,展现了良好的公民意识。海警人员第一时间对海豚进行初步检查,发现其身体有轻微擦伤,疑似被渔网缠绕留下的痕迹,情况不容乐观。救援行动迅速展开。海警联合当地渔政部门、海洋保护志愿者团队以及附近渔民,组成临时救援小组。由于海豚搁浅地点水位较浅,救援人员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将海豚抬至担架上,并用湿毛巾覆盖其身体,防止皮肤干燥。整个过程耗时约一小时,救援人员动作轻柔,确保海豚在转移过程中不受二次伤害。现场一位志愿者表示,这头海豚可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糙齿海豚,救助难度较大,但大家齐心协力,力求为它争取更多生存机会。海豚被成功转移到附近水源充足的区域后,专业救援团队接手,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检查。专家发现,海豚除轻微擦伤外,整体健康状况尚可,但因长时间搁浅,体力消耗较大,需要专业护理。为此,海警协调将海豚送往漳州一家海洋动物救助机构,进行康复治疗。机构工作人员表示,海豚在暂养池中逐渐恢复活力,食欲和游动能力正在好转,预计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治疗,有望重返大海。此次救援行动不仅展现了海警的高效执行力,也体现了多方协作的重要性。漳州海警表示,近年来,海洋生物搁浅事件时有发生,原因可能包括海洋环境变化、渔业活动干扰或海豚自身导航失误等。为此,他们呼吁公众提高海洋保护意识,发现类似事件时及时报警,避免擅自处理造成二次伤害。现场一位参与救援的渔民感慨道:“看到海豚被救下来,心里特别踏实,感觉我们也为保护海洋出了一份力。”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漳州第一次开展类似救援。早在2024年9月,福建泉州就成功救助了一头搁浅的中华白海豚,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后放归大海,成为福建首次成功救助该物种的案例。这些成功案例为漳州海警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今后类似事件提供了参考。据了解,漳州海警已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与海洋保护组织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在类似事件中能迅速采取行动。这场紧急救助行动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为海警和志愿者点赞,称赞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了海洋生命。也有网友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减少搁浅事件的发生。海豚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一员,其生存状况直接反映了海洋环境的健康程度。此次救援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生命拯救,更是对全社会的一次环保教育。通过这次事件,漳州海警用行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无论是紧急救援的果断,还是多方协作的默契,都让人感受到保护海洋生物的责任与担当。未来,期待更多这样的暖心故事上演,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为海洋保护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