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烈士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在南京举办
小乔9月30日,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南京市在雨花台烈士陵园隆重举行“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联合主办,吸引了党政机关干部、驻宁部队官兵、退役军人、烈士遗属、师生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约300人参加。活动以庄严肃穆的仪式和丰富多元的教育形式,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英勇牺牲的烈士,旨在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活动在上午10时正式开始,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全场齐唱国歌,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随后,全体人员肃立,向雨花台烈士纪念碑默哀,寄托无限哀思。20名礼兵托起10只花篮,缓缓走向纪念碑,将花篮敬献于碑前,象征对烈士的深切缅怀。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东部战区司令员林向阳等领导缓步上前,整理花篮缎带,表达崇敬之情。全体人员绕行瞻仰纪念碑,追忆烈士的丰功伟绩,感受其为国为民的牺牲精神。活动由南京市委副书记主持,庄重而感人至深。 雨花台烈士陵园作为中国重要的红色文化地标,承载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自1927年至1949年,近10万革命者在此为信仰献身,邓中夏、恽代英等烈士的感人事迹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活动中,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特别推出“烈士家书”朗诵环节,师生代表深情诵读烈士书信,重现了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一位参与朗诵的高中生表示:“通过烈士的书信,我感受到他们对理想的执着和对家人的不舍,这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除了仪式环节,活动还融入多种教育形式。现场设置了“雨花英烈精神”展板,通过图片、文物和多媒体,展示雨花台烈士的革命历程。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参观烈士纪念馆,聆听讲解员讲述邓中夏等烈士的故事,学生们在留言板上写下“传承英烈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寄语。此外,活动通过“中华英烈网”同步直播,吸引了线上超50万观众参与互动,部分网友留言称:“烈士精神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砥砺前行。”南京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见证地,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活动期间,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组织了“红色文化资源点寻访”活动,带领市民和学生探访雨花台烈士陵园、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等地,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内,展出的中苏美韩等国烈士名单和“出征”“祝捷”雕塑,让参观者深刻感受到国际抗战合作的伟大意义。 本次活动与近期一系列文化事件形成共鸣。例如,“触摸”数字古陶瓷展览通过数字技术传承闽台文化,通辽活牛25年稳定供应香港市场展现了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融合,而南京的烈士纪念日活动则以红色文化为纽带,激发了青年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感。这些活动共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两岸同胞的血脉相连,呼应了清华大学首位港籍国旗手林浩然的爱国情怀。活动还特别邀请了烈士遗属代表参与,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为他们提供了心理慰藉和生活关怀,体现了国家对烈属的重视。国务院近期通过的烈士褒扬条例修订草案也强调要加强烈属服务保障,这与活动传递的“关爱烈属”理念一致。一位烈士后人动情地说:“国家没有忘记先烈的牺牲,我们更要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 尽管活动取得广泛好评,但也面临一些挑战。由于参与人数众多,现场组织需更加精细化以确保秩序。此外,部分市民反映,希望增加更多线上线下联动的教育活动,让年轻人通过短视频、虚拟现实等新形式了解烈士事迹。主办方表示,未来将结合数字技术,如VR重现烈士故居,推出更多沉浸式红色教育项目。“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主题教育活动不仅是一场缅怀仪式,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通过庄重的仪式、生动的教育和广泛的参与,让烈士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磅礴力量。南京将继续发挥红色文化优势,讲好英烈故事,激励更多人投身国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