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英烈 讲好红色故事 多地组织开展烈士纪念日活动
七老板2025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全国各地以“缅怀英烈 讲好红色故事”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作出牺牲的革命先烈。这些活动不仅寄托了对英烈的崇高敬意,也通过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励新时代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各地通过敬献花篮、祭扫烈士陵园、举办主题宣讲等形式,凝聚起全社会崇尚英雄、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展现了中华民族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烈士纪念日的活动意义尤为深远。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齐聚一堂,默哀致敬,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仪式上,新版烈士纪念日号角再次奏响,庄严肃穆的氛围感染了现场每一位参与者。据统计,全国2000多个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组织了烈士公祭仪式,吸引超过500万群众参与,涵盖党员干部、退役军人、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活动覆盖烈士陵园、纪念碑等场所,形成了全民缅怀的热潮。在北京市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联合检察机关开展了“弘扬抗战精神 锻造检察铁军”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检察官们向烈士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并在纪念馆中驻足凝视抗战文物,深刻感悟抗战英烈的牺牲精神。河北石家庄各县市则组织了清明祭英烈活动的延续活动,例如晋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带领干部职工前往烈士陵园,擦拭墓碑、清扫落叶,以实际行动守护英烈安息之地。新乐市联合驻地部队在李混子烈士纪念亭开展祭扫活动,100余名现役官兵、退役军人和社会人士参与,共同缅怀烈士功绩。四川和重庆联合举办了“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活动启动仪式,地点选在重庆潼南区杨闇公烈士陵园。千余名市民、退役老兵、公安干警及少先队员齐聚一堂,通过敬献花篮、默哀致敬等方式,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活动还结合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战役胜利90周年,在四川泸州红军街开展“缅怀红军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活动,讲解员讲述红军急行军和群众支援的故事,让参与者仿佛穿越历史,触摸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湖北黄冈市在浠水县烈士陵园举行了“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活动,志愿者们细致擦拭80余座烈士墓碑,清理墓地周边环境,用行动表达对英烈的敬仰。红色故事宣讲成为今年烈士纪念日活动的一大亮点。全国各地中小学和社会团体组织了超过3000场“英烈故事宣讲”活动,覆盖校园、社区和军营。甘肃定西市在安定区公园路中学举办了“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诗歌朗诵会,邀请抗美援朝老战士和烈士家属分享亲身经历,400余名师生深受触动。江西赣州则开展“红土铸魂续初心”宣讲活动,通过英烈事迹展演和红色文化遗址讲解,让青少年深刻理解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山东威海市举办向烈士敬献花篮仪式,并组织“红色英烈文化进机关”展演活动,通过诗朗诵和情景剧再现烈士的英雄事迹,激励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网上祭扫平台也在今年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英烈网、退役军人事务部官网及中国少年先锋队网站联合开通了“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平台,方便公众通过献花、留言等方式表达哀思。截至9月底,平台访问量突破1000万次,留言数超过50万条,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英烈的深切缅怀。此外,各地还通过新媒体推出主题直播、互动话题和短视频,如“山河不忘英雄名”“志愿军烈士寻亲行动”等,吸引了大量网民参与,形成了缅怀英烈、致敬英雄的网络热潮。烈士纪念日活动不仅是对英烈的缅怀,更是对红色精神的传承。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了走访慰问烈士遗属、为烈士寻亲等活动。例如,湖北竹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走访慰问烈属曾广成,送去慰问品并倾听其需求甘肃武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帮助青海籍烈士遗属完成千里寻墓心愿。这些行动让烈士家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也进一步弘扬了尊崇英烈的社会风尚。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范围内为烈士遗属提供了超过10万次优待服务,涵盖教育、就业、医疗等多个领域,切实保障了烈属权益。专家分析,烈士纪念日活动的广泛开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英雄烈士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全社会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与传承。自2014年设立烈士纪念日以来,相关活动已形成制度化、常态化机制,每年9月30日成为全民缅怀英烈、凝聚奋进力量的重要节点。未来,应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结合数字化技术推动红色文化传播,同时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与利用,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对于普通市民而言,烈士纪念日活动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无论是亲赴烈士陵园祭扫,还是通过网络平台献花留言,每一次参与都是对英烈精神的传承。青少年通过聆听红色故事、参与志愿服务,更加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党员干部通过重温誓词、学习英烈事迹,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这些活动不仅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也为实现民族复兴注入了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