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成立生态融治中心 跨省协同守护绿水青山
郭有才近日,浙江省衢州市正式宣布成立生态融治中心,这一举措标志着该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据悉,生态融治中心旨在通过跨省协同机制,联合周边省市,共同守护“绿水青山”,探索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路径。衢州地处钱塘江源头,生态环境优越,素有“浙西绿肺”之称,近年来在生态治理方面成效显著。此次成立的中心,不仅是对本地生态保护工作的深化,更是对跨区域合作治理的一次大胆尝试。生态融治中心的成立,源于衢州市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践行。中心将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政策、协调各方力量,构建一个跨省合作的生态治理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将重点围绕水资源保护、森林生态修复、污染防治等领域展开工作,力求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准施策,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提升。与此同时,中心还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多“绿色红利”。在跨省协同方面,生态融治中心将与邻近的江西、安徽等省份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例如,针对钱塘江流域的水质保护,中心计划与上游地区联合开展水污染防治、河道清淤和生态修复项目。此前,衢州市已在“五水共治”中取得显著成果,成功剿灭全市1501个劣类小微水体点位,成为全国沿海省份中率先完成这一目标的大流域。如今,通过生态融治中心的平台,衢州希望将这一成功经验推广至更大范围,带动周边地区共同提升生态质量。值得一提的是,生态融治中心的成立得到了多方支持。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表示,将为中心的运行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此外,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近期对浙江的反馈中,也高度评价了衢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努力,认为其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浙江样板”。这无疑为生态融治中心的未来发展注入了信心。在具体实施中,中心将引入先进技术手段,例如利用大数据和遥感技术监测生态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同时,中心还将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提升生态治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例如,在农业领域,中心计划推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通过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推广有机种植等方式,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对于当地居民来说,生态融治中心的成立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一位衢州市民表示,近年来,当地水质和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的提升让生活更加宜居。中心还将通过生态旅游、绿色农产品等项目,增加就业机会,助力乡村振兴。这种“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模式,不仅让群众感受到生态保护的成果,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此外,生态融治中心的跨省协同机制还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合作范例。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衢州的这一举措无疑为区域生态治理提供了新思路。通过联合周边省市,中心将推动形成一个生态保护的“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挑战。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区域环境的持续改善,也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业内人士分析,生态融治中心的成立,是衢州市在生态治理领域的一次创新尝试。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跨省合作中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未来,中心还需在制度设计、资金投入和公众参与等方面下功夫,确保各项举措落地生根。总的来说,衢州生态融治中心的成立,不仅是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也是跨省协同治理的新探索。通过这一平台,衢州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为全国生态保护事业贡献力量。未来,随着中心工作的深入推进,相信这片土地的“绿水青山”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