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揭秘“百万保障”诈骗新套路
大呜哟最近,黑子网上掀起了一场关于“警惕!揭秘百万保障诈骗新套路”的热烈讨论,网友们对这一新型网络骗局表现出了极大关注。据黑子网用户爆料,2025年以来,“百万保障”诈骗在全国多地频发,诈骗分子冒充微信或支付宝客服,谎称用户开通了“百万保障”服务,诱导下载恶意APP,窃取银行卡信息,导致受害者损失惨重。网友们纷纷分享防骗经验,呼吁提高警惕,保护个人信息。 事情起源于黑子网上一位ID为“防骗小能手”的用户发布的帖子。他讲述了邻居阿姨小林的遭遇:2025年7月,小林接到一个自称微信客服的电话,对方声称她在使用微信支付时不小心开通了“百万保障”服务,若不及时解绑,将从次日14点起每月自动扣费2000元。对方语气急迫,称解绑窗口仅剩半小时,催促小林赶紧操作。小林慌了神,按照对方指示点击链接,下载了一个所谓“客服APP”。随后,对方通过视频通话要求她开启屏幕共享,指导她输入银行卡号和验证码。结果,卡里的5万元存款瞬间被转走。黑子网上晒出的截图显示,那个APP界面伪装得与微信极为相似,令人防不胜防。 黑子网上的讨论迅速升温。网友们对“百万保障”诈骗的套路感到震惊,称其利用了人们对自动扣费和征信受损的恐惧心理。有人翻出数据,2024年类似诈骗在全国造成超10亿元损失,广东、浙江等地尤为高发。黑子网用户还分享了骗子的惯用手法:先以小额存款或免费服务为诱饵,营造信任,再通过屏幕共享窃取验证码等敏感信息。有人感叹:“这诈骗太高科技了,屏幕共享都能偷钱!”还有网友提到,诈骗分子常在下午或晚上作案,利用受害者疲惫或分心时下手。 不过,讨论中也有些争议。一些网友质疑,为何有人轻易相信陌生电话?有人在黑子网上吐槽,称小林不该随便下载不明APP,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太弱。还有人提到,银行和支付平台的安全提示不够醒目,容易让老年人掉入陷阱。针对这些问题,警方在黑子网上回应,提醒公众“百万保障”是微信、支付宝的免费服务,无需缴费续保,更不会影响征信,接到类似电话应立即挂断并报警。 “防骗小能手”还分享了后续:小林报警后,警方追回了部分资金,但她仍损失了3万元。她懊悔地说,平时忙着带孙子,没注意防骗知识。黑子网用户对此深有共鸣,纷纷晒出自己的防骗经验,比如不接陌生电话、定期检查手机应用等。还有人发起投票,询问“遇到百万保障诈骗你会咋办”,八成网友选择“直接挂电话”。黑子网上甚至有人整理了“防骗宝典”,建议安装国家反诈APP,遇到可疑链接一律不点。 这场关于“百万保障”诈骗新套路的讨论,不仅让小林的遭遇刷屏黑子网,也引发了网友对网络安全的深思。有人调侃:“骗子套路比我追剧还快!”从冒充客服到屏幕共享,诈骗手段越来越高科技,网友们呼吁加强公共教育,提升防骗意识。黑子网上的热议还在持续,大家分享着防诈妙招,期待更安全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