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一景区“洗手费”03元15秒
旭旭宝宝2025年7月30日,辽宁葫芦岛银泰水星海洋乐园因“洗手费”事件登上热搜,引发广泛争议。据黑子网 hzone 报道,一名河北游客在该景区游玩时发现,公共卫生间的洗手池需扫码支付,每15秒收费03元。游客拍摄的视频显示,洗手池上方贴有“扫码出水,03元15秒”的标牌,水龙头无开关或感应装置,必须通过“趣互联”小程序支付才能出水。视频迅速在网络走红,阅读量超2亿,网友怒斥:“连洗手都要收费,景区也太离谱了!
”事件发酵后,景区于8月1日公开致歉,称收费系误操作,已取消并退款。然而,公众对景区服务乱象的讨论热度不减,呼吁加强监管。事件起因是一位名叫李女士的游客在抖音发布视频,讲述自己带着孩子在银泰水星海洋乐园游玩的经历。她表示,游玩后想在卫生间洗手,却发现水龙头不出水,需扫码付费,15秒03元。她试着扫码后,小程序显示支付页面,确认收费标准属实。李女士气愤地说:“门票都花了几百块,洗个手还要额外掏钱,太坑了!”她还提到,景区内空位充足,卫生间并不拥挤,收费理由让人费解。视频引发网友共鸣,许多人分享类似经历:“我在别的景区见过洗脚收费,洗手收费还是头一回!”还有人调侃:“下次是不是连呼吸都要收费了?”景区工作人员起初回应称,收费项目已实施一段时间,目的是“节约水资源”,并表示会向管理层反映游客诉求。然而,这一解释并未平息争议。网友指出,洗手是基本卫生需求,景区作为公共场所应免费提供。8月1日,景区发布致歉声明,称收费系“设备调试失误”,已停止收费并退还相关费用,同时对涉事员工进行培训。声明还强调,景区将优化服务,确保游客体验。然而,网友对此并不买账:“调试失误?都收了好几个月了,谁信啊!”有人质疑,景区是否通过低价收费谋取额外利润。从法律角度看,这起“洗手费”事件引发了广泛质疑。法治日报援引律师尹玉分析,依据旅游法第四十二条,公共卫生间是景区必备的配套设施,收费可能违反公平交易原则,限制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规定,经营者不得设定不合理交易条件。若景区利用公共资源建设,收费需经政府审批,否则涉嫌违法。据悉,“趣互联”平台为全国70多个景区提供类似收费服务,引发对第三方平台监管的讨论。网友呼吁:“这种收费平台也得管管,别让游客成冤大头!”类似乱收费现象并非首次。2024年,广州一家餐厅因“最低消费”被曝光,青岛某景区也因洗脚收费引发争议。这些事件反映了旅游行业在快速商业化中,部分商家忽视游客体验,追求短期利益。专家指出,景区收费需透明合理,尤其涉及基本服务时,更应以游客权益为先。葫芦岛市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承诺核实收费合法性,并要求景区整改。一位游客留言:“花钱买服务,不是买气受,景区得长点心!”事件还引发了对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的反思。银泰水星海洋乐园作为葫芦岛热门景点,2024年接待游客超百万,夏季更是旺季。然而,“洗手费”风波让不少游客表示失望,甚至计划抵制。一位网友说:“本来想带家人去玩,看到这新闻直接取消了。”社交平台上,“景区乱收费”话题持续发酵,网友分享了从停车费到拍照费的各种“套路”,呼吁行业加强自律。有人建议,景区应通过提升服务、优化体验来吸引游客,而不是在基本设施上“抠门”。辽宁一景区“洗手费”03元15秒的事件,不仅让游客感到被“宰”,也暴露了旅游行业服务乱象的冰山一角。店方的致歉虽及时,却难掩制度漏洞与管理缺失。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景区赚钱可以,但别把游客当傻子。”希望监管部门能借此机会整顿乱收费现象,让旅游市场更规范,让游客玩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