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防拐测试” 骗走13个娃
牛奶布丁黑子网报道最近,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一场“防拐测试”让不少家长吓出一身冷汗。8月19日,怒江边境管理支队上帕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联合当地教育部门,在福贡县的村寨里搞了一场模拟测试,想看看孩子们的防拐意识有多强。结果让人揪心:13个孩子被民警用简单的“套路”轻松“骗走”。这事在网上传开后,引发了大家对儿童安全教育的大讨论。这场测试的场景听起来挺触目惊心。民警们换上便装,装成普通人,用了一些常见的诱拐手法,比如递给孩子零食、玩具,或者冒充是“妈妈的朋友”“爸爸的同事”,再不然就是说“带你去好玩的地方”。
这些招数听起来简单,可效果却惊人。测试中,民警随机找了十几个孩子,结果13个孩子没怎么犹豫就跟“陌生人”走了。有的孩子被糖果吸引,有的被“熟人”身份迷惑,还有的因为单纯好奇就上了当。整个过程最快的只用了不到一分钟,慢的也不过几分钟。这让现场的民警和围观的家长都捏了把汗。报道里提到,这次测试是想提醒大家,拐卖儿童的犯罪手法越来越隐蔽,孩子的安全意识却远远跟不上。云南怒江的村寨地处偏远,孩子们平时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家长也往往忙于生计,忽略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测试结果跟现实案例高度重合,民警说,很多真实的拐卖案件里,犯罪分子就是用类似手段,趁家长不注意把孩子带走。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报道,这次活动还特意选在村寨间进行,就是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是防拐意识的薄弱点。测试结束后,民警们赶紧把孩子们送回家长身边,并现场给家长和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他们教孩子们记住“陌生人不要信”“不吃不明食物”“不随便跟人走”的原则,还提醒家长平时要多跟孩子讲讲防拐知识,别觉得“偏远地方就安全”。
民警还提到,现在的拐卖犯罪花样百出,有的甚至用手机游戏、动画片人物吸引孩子,家长得时刻盯着点。这事在网上传开后,网友们炸开了锅。很多人感慨,孩子这么容易被骗,平时得有多危险啊!有网友回忆起以前类似的实验,比如2014年南昌一幼儿园的“诱拐实验”,用两个毛绒玩具就“拐走”了一群孩子,当时也引发过热议。这次怒江的测试再次敲响警钟,儿童安全教育真不能再拖了。还有人提到,最高检2023年的报告显示,全国两年间起诉了3152名拐卖和收买妇女儿童的犯罪嫌疑人,可见拐卖问题有多严重。
家长们看完这新闻,心里估计都慌了。很多人在网上留言说,平时总觉得自家孩子聪明,不会轻易上当,可看了这测试才知道,孩子的天真就是犯罪分子的“突破口”。有专家分析,儿童缺乏分辨能力,容易轻信陌生人,尤其在农村地区,安全教育资源匮乏,学校和家长都得负起责任。测试也提醒了社会,防拐不只是警察的事,家庭、学校、社区都得一起努力。这场“防拐测试”虽然只是模拟,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儿童安全教育的短板。怒江边境管理支队的民警表示,他们还会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争取让更多家长和孩子意识到防拐的重要性。
希望这样的测试能唤醒更多人,别等悲剧发生才后悔没早点教孩子“防人之心不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