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推出宣传短片
痞幼2024年9月3日,香港“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推出宣传短片我们的家,由香港著名歌手邝美云演唱,配合粤语歌词和卡拉OK版本,面向全港中小学推广,旨在通过音乐和影像传递爱国情怀,增强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短片以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为背景,展现了香港与内地共同抗击外敌的感人故事,呼应了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的纪念主题。工作小组召集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慧琼表示,短片旨在通过艺术形式将爱国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让香港市民在熟悉的旋律中感受国家与家园的紧密联系。活动现场,邝美云动情表示:“香港是我们的家,也是国家的一部分,只有国家强大,家才安稳。”此举是香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重要一步,体现了特区政府在教育、文化和媒体领域的全方位推广策略。香港“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成立于2024年4月8日,隶属于宪法和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旨在协调政府部门与民间组织,推进爱国教育工作,响应全国人大常委会2023年10月通过的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于2024年1月1日生效,涵盖意识形态、历史文化、国家安全等内容,明确要求香港、澳门等地加强爱国教育。短片我们的家是工作小组成立后的首项重要成果,结合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选取了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等香港本地抗战历史,融入短片叙事,展现香港在国家历史中的贡献。短片时长约3分钟,通过唯美画面和感人旋律,回顾了香港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如沙头角抗战纪念馆记录的东江纵队事迹,以及吴 Kau Tang的烈士纪念碑,旨在唤起市民对国家历史的共鸣。短片的推出正值香港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2023年,特区政府宣布自2025年起,中小学将全面引入“人文科”课程,融入爱国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和中华文化内容。我们的家作为配套资源,推荐在学校音乐课、合唱团和国庆活动期间播放,鼓励学生通过歌唱感受爱国情怀。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短片不仅是一部宣传作品,更是一种教育工具,旨在让学生从艺术中理解“国”和“家”的关系。发布会上,工作小组还宣布将联合香港电台制作系列短视频,计划在2025年推出更多以抗战历史和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内容,进一步丰富爱国教育资源。社会反响方面,短片在香港引发了热烈讨论。社交媒体上,许多市民称赞其旋律动听、画面精美,认为短片展现了香港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纽带。市民陈先生表示:“这首歌让我想起了爷爷讲的抗战故事,很有共鸣。”然而,也有部分网友质疑,短片的宣传风格是否过于单一,未能全面反映香港多元文化。对此,香港中文大学学者林教授指出,爱国教育的推行需平衡本地特色与国家叙事,避免引发文化隔阂。2012年,香港曾因“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引发大规模抗议,反映出部分市民对教育内容“大陆化”的担忧。此次短片以音乐为媒介,试图以更柔和的方式传递爱国信息,但其接受度仍需时间检验。从经济和文化影响看,我们的家作为免费教育资源,制作成本尚未公开,但预计将通过学校和社区的广泛传播,带动相关文化活动。2024年国庆期间,短片在维多利亚公园国庆活动现场播放,吸引了数千名市民合唱,增强了节日氛围。香港旅游发展局表示,抗战主题的宣传内容有望与红色旅游结合,吸引内地游客参观香港抗战遗址,如沙头角抗战纪念馆,预计2025年相关旅游收入将增长10。此外,短片还计划在内地社交平台推广,扩大香港爱国教育的影响力。短片的推出也引发了国际关注。外媒如南华早报报道称,香港的爱国教育举措是北京加强对港影响力的体现,但需警惕过于强调单一叙事可能引发的社会分歧。工作小组回应称,短片旨在弘扬正面价值,未来将通过更多元化的内容,如展览和交流活动,增强市民对国家的认同感。2025年,香港计划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展,结合短片内容,进一步挖掘本地历史资源。总的来说,我们的家宣传短片的推出标志着香港爱国教育进入新阶段。通过音乐与历史的结合,短片不仅缅怀了抗战先烈的贡献,也为新时代的爱国教育注入了情感力量。未来,香港将在学校、社区和媒体多维度推进爱国教育,以期在维护国家安全与促进民族团结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