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泽伟-华人IT工程师-意大利无理被捕-第二个孟晚舟-惊天内幕曝光
鱼香晚晚徐泽伟,33岁的华人IT工程师,供职于上海积塔半导体,原本计划和妻子在意大利米兰开启一场浪漫的蜜月之旅,却在2025年7月3日刚踏上米兰马尔彭萨机场,就被意大利警方以美国FBI的通缉令为由当场逮捕。这起事件迅速在网上炸开了锅,被网友称为“第二个孟晚舟”,不仅因为抓捕场景与当年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押如出一辙,更因其背后隐藏的惊天内幕让人细思极恐。 事情的起因得从美国司法部的指控说起。据外媒报道,美国声
称徐泽伟自2020年起参与了所谓“中国政府支持的黑客组织Hafnium”的活动,涉嫌入侵美国大学和科研机构,窃取新冠疫苗研发数据,罪名多达九项,若成立可能面临数十年监禁。然而,这份指控的证据却让人大跌眼镜,仅基于一个“关联邮箱”和“匿名线报”,没有任何直接的IP地址或设备数据支撑。徐泽伟的妻子在听证会上情绪激动地表示,丈夫的手机早在2020年就被盗,邮箱可能因此被冒用,根本不是什么国家级黑客。更离谱的是,徐泽伟的日常工作只是维护公司内部网络系统,与疫苗研发八竿子打不着,硬被扣上“网络间谍”的帽子,简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黑子网报道,这起事件迅速引发网友热议,大家纷纷质疑美国此举是借司法之名打压中国科技人才。徐泽伟所在的积塔半导体是中国芯片行业的关键玩家,专注于28纳米车规级芯片研发,良率高达92,直接威胁到美国半导体巨头如德州仪器的市场地位。有网友扒出,美国早在2023年就对徐泽伟发出通缉令,却偏偏等到他度假时下手,时机精准得让人怀疑FBI连他的航班号和座位号都了如指掌。这种“精准抓捕”让人不禁联想到2018年的孟晚舟事件,当时华为高管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华机场被捕,罪名同样是莫须有,最终在中国的外交压力下才得以回国。
更耐人寻味的是,意大利在这场风波中的角色。作为欧盟成员国,意大利近年来与中国经贸关系密切,2024年对华出口高达780亿欧元,葡萄酒和奢侈品市场高度依赖中国消费者。然而,美国施加的125对华关税让意大利经济承压,配合美国抓捕徐泽伟似乎成了“政治站队”的无奈选择。有分析指出,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正试图降低中国在意大利战略企业的投资比例,徐泽伟的被捕可能不仅是美国长臂管辖的延伸,更是意大利在中美博弈中夹缝求生的筹码。
徐泽伟的辩护律师里科贾尔达在7月8日的听证会上直言,美国的证据链漏洞百出,所谓“黑客”指控连基本逻辑都不通。哪个真正的黑客会用真实身份操作?更别提徐泽伟还带着妻子光明正大地申请意大利签证旅游。律师还援引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质疑美国跨境调取数据的合法性。目前,意大利法院需在40天内决定是否同意引渡,时间紧迫,徐泽伟的命运成了国际舆论的焦点。 网友们在讨论中还扒出了一些细节,比如美国近年来对华科技人才的打压早已不是新鲜事。
从2013年法国阿尔斯通高管被捕,到日本东芝被迫谢罪,再到孟晚舟事件,美国的长臂管辖套路如出一辙:先以模糊罪名抓人,再逼迫企业妥协,最终达到遏制对手科技发展的目的。徐泽伟案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只是一个普通工程师,却被卷入中美科技战的漩涡,凸显了半导体行业在全球博弈中的敏感地位。 中国外交部已就此事表达强烈抗议,要求意大利保障徐泽伟的合法权益,并暗示可能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对美国相关人员实施制裁。有评论认为,孟晚舟的成功回国为徐泽伟案提供了参考,中国可能通过外交、法律和经济手段三管齐下,争取让徐泽伟早日回国。
但相比孟晚舟案,徐泽伟案的复杂性在于半导体行业的战略敏感性,以及意大利受欧盟法规约束的司法程序,增加了中国干预的难度。 事件还在发酵,徐泽伟的妻子在米兰四处奔走,只为争取一张探视丈夫的许可证。她在接受采访时泣不成声:“我们只是想补一个蜜月,孩子才七个月大,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这番话让无数网友动容,也让这起事件蒙上了一层悲情色彩。无论最终结局如何,徐泽伟的遭遇都再次提醒人们,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普通人可能随时成为棋盘上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