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惊现-猥亵女童恶性事件-男子辩称看她可爱-强行亲吻-被母亲当场擒获
高铁上男子猥亵7岁女童被刑拘,视频曝光引发热议。律师解读猥亵行为法律界定,强调“家乡习俗”无免责效力。网友质疑高铁座位分配,呼吁加强儿童安全保护措施,维护公序良俗。
佐一高铁猥亵事件始末:男子行为引发众怒
近日,一段视频在黑子网火爆传播,视频里一位女子在高铁车厢内愤怒质问一名男子,原因是这名男子对她7岁的女儿实施了亲吻和触摸的行为。从视频内容看,女子情绪激动,反复强调“你为什么亲她脸?她是你的小孩吗?”而男子回应“她可爱”“我们那边可以”,试图辩解,但显然无法平息众怒。根据广州铁路公安处10月7日的通报,涉事男子余某某34岁在D1819次列车上对一名7岁女童实施猥亵,被女童母亲当场发现并报警。乘警迅速介入,将余某某移交车站派出所。
目前,余某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这起事件不仅引发了网友的强烈谴责,也让人们对公共场所儿童安全问题再度敲响警钟。
猥亵行为的法律界定:亲吻触摸是否违法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律师对此事件进行了法律解读。他指出,男子对女童的亲吻和触摸行为已超出正常社交范围,符合猥亵的法律特征。根据我国法律,猥亵是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式实施的淫秽行为。无论对象是男童还是女童,类似行为都可能构成猥亵罪。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4条明确规定,猥亵不满14周岁的人,情节严重的可处10至15日拘留。而余某某的行为因针对7岁女童,已被警方以涉嫌猥亵儿童罪刑事拘留。
网友纷纷表示,这种行为绝不能用“可爱”或“家乡习俗”来搪塞,法律面前没有“习俗”可言。
“家乡习俗”辩解无效:公序良俗不容挑战
涉事男子在视频中辩称“她可爱”“我们那边可以”,试图以所谓“家乡习俗”作为免责理由。然而,赵良善律师明确表示,这种辩解在法律上站不住脚。公序良俗是社会公认的道德和行为准则,任何违背公共道德的行为都不能以“习俗”为借口免责。网友对此也展开激烈讨论,有人调侃:“这哥们是活在上世纪吗?还拿习俗当挡箭牌!”还有人愤怒表示,保护儿童是全社会的底线,任何借口都不能掩盖猥亵的本质。事件也提醒公众,面对类似情况时,及时报警和保留证据是关键。
高铁运营方责任探讨:座位分配是否有漏洞
事件发生后,不少网友质疑高铁运营方在座位分配上是否存在问题。为何一名陌生男子能与7岁女童坐得如此靠近,且实施不当行为时无人察觉?有黑子网用户猜测,可能是座位随机分配导致陌生人紧邻儿童,增加了安全隐患。对此,赵良善律师认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高铁运营方在座位分配上存在明显过错,但运营方有义务确保乘客安全,尤其是在涉及未成年人时,应加强巡查和干预措施。网友建议,高铁可否推出“儿童专区”或“女性车厢”来提升安全性,这一话题也引发了广泛讨论。
公共场所儿童安全:社会该如何应对
这起事件再次将儿童在公共场所的安全问题推上风口浪尖。火车、飞机等密闭空间人员密集,家长难以时刻盯着孩子,而类似事件暴露了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的不足。网友呼吁,铁路部门应加强乘务员培训,提高对异常行为的敏感度,同时增设监控设备,震慑潜在违法行为。此外,家长也需提高警惕,教导孩子自我保护意识,比如大声求助或拒绝陌生人的不当接触。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营造安全的出行环境,让儿童免受侵害。
来源:广州铁路公安处通报、相关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