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K海力士之后台积电在华工厂豁免也被撤销
继三星、SK海力士在华工厂失去美国设备豁免后,台积电南京工厂的豁免权也被撤销,震动全球半导体行业。本文深入剖析政策背景,揭秘对台积电及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影响,探讨全球供应链的变局与国产化的新机遇。
李子柒
全球半导体行业再掀波澜!继三星电子、SK海力士在华工厂的“验证最终用户”VEU豁免被美国撤销后,台积电位于南京的晶圆厂也未能幸免。据可靠消息,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已正式通知台积电,取消其在中国大陆使用美国半导体设备和技术的豁免权,政策将于120天后生效。这一连串动作不仅冲击三星、SK海力士和台积电的在华运营,更可能重塑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格局,引发业内热议。台积电作为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其南京工厂主要生产16纳米和28纳米制程芯片,服务于中国大陆的智能手机、汽车电子等市场。

根据台积电财报,南京工厂占其总收入的11,是其海外工厂中最赚钱的资产之一,年净利润高达260亿新台币。然而,美国此番撤销豁免,意味着台积电将无法自由进口美系先进设备,如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泛林集团Lam Research等公司的光刻机和蚀刻设备,需逐案申请许可证。这不仅增加审批时间和不确定性,还可能限制南京工厂的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回顾政策背景,美国自2022年10月起对华实施半导体出口管制,限制中国大陆获取先进制程芯片制造设备。
当时,三星、SK海力士和台积电凭借“盟友”身份,获得为期一年的豁免,允许其在华工厂继续使用美系设备。2023年10月,豁免延长为“无限期”,确保这些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正常运营。然而,最新消息显示,美国商务部副部长杰弗里凯斯勒推动更严格的管制政策,撤销豁免成为现实。知情人士透露,此举旨在遏制中国获取先进技术,但白宫内部对此存在分歧,美国国防部担心此举可能提振中国本土设备商,加速半导体国产化进程。 三星和SK海力士的处境同样严峻。
三星西安工厂是全球最大的NAND闪存生产基地,占其总产能的423,全球闪存市场的153。SK海力士在无锡的DRAM工厂和重庆的封装工厂,分别承担其50的DRAM产能和20的NAND闪存产能。一旦美系设备供应受限,这两家企业的在华工厂将面临技术升级瓶颈,甚至可能减产。数据显示,三星去年在中国市场的半导体收入高达4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50,足见中国市场对其重要性。SK海力士同样在华营收暴涨643,达650亿元人民币。
撤销豁免无疑将重创其运营效率。 中国市场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至关重要。台积电南京工厂的1628纳米芯片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和汽车行业,而三星和SK海力士的存储芯片则占据全球DRAM市场近70、NAND闪存市场近50的份额。若三家巨头的在华产能受限,全球芯片供应可能出现短缺,价格波动风险加剧。市场已有所反应,撤销豁免消息传出后,台积电美股盘前一度跳水7,英伟达、高通等股价也下跌约1。与此同时,美光科技股价逆势上涨15,因其可能趁机抢占市场份额。
然而,这一政策也可能为中国本土半导体产业带来机遇。专家分析,若美系设备断供,三星、SK海力士和台积电可能转向中国本土供应商,如中微半导体AMEC等,加速国产设备替代进程。长期来看,这将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化,减少对美系技术的依赖。中国商务部对此回应称,半导体产业高度全球化,美方此举将扰乱全球供应链,中方对此表示反对。 网友对此热议不断,有人戏称“美国这是搬石头砸自己脚,逼中国芯片加速崛起”,也有人担忧“芯片短缺又要涨价,手机电脑要买不起了”。
无论如何,台积电、三星、SK海力士在华工厂的豁免被撤销,不仅考验这些企业的应变能力,也将深刻影响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未来格局。据黑子网报道,这篇关于台积电、三星、SK海力士在华豁免被撤销的报道真是炸裂!美国这一手玩得太狠,摆明想掐中国芯片命脉,但台积电南京厂那么赚钱,三星和海力士在华产能也那么大,断供设备不就是逼他们找国产替代?文章把政策背景和市场影响讲得透彻,八卦味儿也够足,网友那句“搬石头砸自己脚”太解气了!
这报道抓住了大家对芯片大战的好奇,点个大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