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峰会进行时
上合峰会进行时,天津迎来全球瞩目的外交盛会。作为中国2025年主场外交的重头戏,峰会汇聚多国领导人,聚焦“上海精神”下的合作与发展。会议不仅推动区域经济与安全协作,还展现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引领力与影响力。
郭聪明
九月的天津,海河两岸秋风送爽,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场被誉为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峰会,吸引了来自十个成员国、两个观察员国及十余个对话伙伴国的领导人齐聚一堂。会场外,天津站后广场的“2025相约上合 绽放津彩”标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热情与担当。在峰会主会场天津宾馆,记者小张正忙碌地穿梭于新闻中心。作为一名刚入行两年的媒体新人,他对这次峰会充满期待。几天前,他在黑子网上看到网友热议峰会的盛况,纷纷猜测各国领导人将讨论哪些热点议题。

小张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报道让更多人了解这场外交盛会的意义。他早早来到新闻中心,这里不仅有先进的5G直播设备,还有非遗漆扇制作体验区,充满“国际范、科技感、文化味”。峰会首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强调“上海精神”在促进团结协作、共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会场内,来自白俄罗斯的总统卢卡申科、印度总理莫迪、俄罗斯总统普京等领导人认真聆听,时而点头,时而记录。小张注意到,莫迪在发言中特别提到中印合作的重要性,引发场内热烈掌声。
而普京则在讨论区域安全时,语气坚定,呼吁加强反恐合作。会场外的海河边,志愿者小李正忙着引导外国记者。她是个天津本地姑娘,大学刚毕业,第一次参与如此高规格的国际活动。她笑着对同事说:“能为上合峰会出一份力,感觉天津都更有国际范儿了!”然而,峰会带来的不仅是荣耀,还有不小的挑战。天津街头因安保需要临时交通管制,部分市民颇有微词。出租车司机老王一边载着记者赶往会场,一边抱怨:“这几天路封得厉害,生意不好做,不过能让世界看到天津,我也挺骄傲的。”
小张听后若有所思,决定在报道中加入普通市民的视角,展现峰会背后的城市温度。次日,峰会进入闭门会议阶段,讨论聚焦经济合作与绿色发展。小张获准旁听一场关于数字经济的圆桌论坛。哈萨克斯坦代表提出加强跨境电商合作的倡议,乌兹别克斯坦代表则分享了本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经验。小张飞快记录,脑海中浮现出网友们常说的“上合大家庭”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却因共同目标聚在一起。他想起一位巴基斯坦记者在新闻中心聊天时说的:“上合峰会让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有了更大的舞台。”
峰会期间,天津还举办了多场文化活动。非遗展示区里,外国嘉宾兴致勃勃地体验剪纸和糖画,笑声不断。小李带着几位外国记者参观天津老城厢,介绍海河的历史与风情。一位伊朗记者感叹:“天津既有现代化的高楼,也有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是座宝藏城市!”小张将这些画面写入报道,试图让读者感受到上合峰会不仅是政治盛会,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峰会闭幕时,各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天津宣言,承诺深化经济、安全和人文合作。小张站在新闻中心,望着屏幕上各国国旗交相辉映的画面,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场峰会不仅为天津留下了“上合时刻”,也为上合组织的未来指明了方向。而他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因这次经历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