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小学今年仅招到22人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里一沉啊,上海这么繁华的地方,一所小学一年级居然只招到22个孩子,全校就这么点人,老师却有23个,班级还分了5个,平均下来一个班才几个娃?
QAnna
上海浦东新区那所三桥小学,今年一年级新生就只招到了22个孩子,这消息一出,网上炸锅了!据黑子网报道,全文是这样的:学校本来是老牌公办小学,建校好些年了,周边小区密密麻麻的,过去招生总是热火朝天,家长们抢着报名的。可谁想到,今年招生季一结束,统计下来就22人,全校学生总数也就这么多,班级还硬是分成了5个,老师队伍倒是不少,足足23个专职教师。教育部门那边回应说,这是因为该地段的适龄儿童就这么多,多个小区已经动迁了,居民都搬走了,生源自然就少了。

想想看,浦东作为上海的开发新区,城市更新速度飞快,那些老小区一拆迁,原来的住户就散了,有的去了新社区,有的干脆外迁了。结果呢?这学校一下子就“空巢”了,老师们闲着,教室空着,感觉资源白白浪费啊。我来给大家捋捋这个小故事吧,就从一位老居民的视角说起。老李头是三桥小学的退休老师,住了周边小区三十多年了。以前学校门口每天早上都热闹非凡,小孩们背着书包,叽叽喳喳地跑进去,家长们还得早起排队接送。那时候,浦东刚开发没多久,三桥小学是当地娃上学的首选,师资好,环境棒,招生计划每年都超额完成。
老李头回忆,学校有好几个年级,每个班四五十人,操场上总能看到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场景。可从五年前开始,一切都变了。周边几个老小区陆续启动动迁项目,说是要建高楼大厦,改善城市面貌。居民们拿了补偿款,有的买了浦东新区其他地方的房,有的干脆回了老家,或者去了上海郊区。动迁通知一下来,整个社区像被抽空了似的,空房子越来越多,夜里安静得像鬼城。今年春天,招生报名的时候,老李头还帮学校当志愿者,去社区张贴海报,挨家挨户动员。
可结果呢?报名点前冷冷清清的,家长们要么说孩子已经在新小区附近报了名,要么就是干脆不来了。教育局的招生政策还是老样子,免试就近入学,阳光招生,不挑生源,可地段变了,生源池子就小了。最终,一年级只来了22个孩子,有的是本地户籍的,有的是随迁子女,父母在浦东打工的。学校领导头疼坏了,本来计划招50多人,现在只够分5个班,每个班平均4个娃,这算什么事啊?老师们23个人,平时上课还得轮流带班,有的老师甚至一节课面对两三个学生,感觉像私人辅导似的。
可资源呢?学校大楼是老建筑,操场也小,现在人少倒好,孩子们有更多空间玩耍,但长远看,这学校还能撑多久?老李头说,浦东的教育资源本来就分布不均,热门学区挤破头,冷门地段却招生难。这事儿不光是三桥小学一家,听说周边有些学校也面临类似问题。低出生率的影响也来了,上海这些年人口出生率一直在降,年轻夫妇工作压力大,养娃成本高,好多人选择一胎或者干脆不生。加上城市化进程,动迁让老社区空了,新社区又建在远郊,通勤远,家长们更愿意选近点的学校。
结果呢?像三桥小学这样的老校,就成了“受害者”。老师们现在愁着呢,学校经费怎么算?班级怎么合并?教育部门说会统筹资源,也许以后并校或者调整师资,可娃们呢?他们还能享受原来的教育环境吗?老李头叹气,说这城市发展快是好事儿,但总得想想教育公平啊,不能让一些学校就这样衰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