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世界大战让国际社会滿定思滿
80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改变了国际社会格局,促使各国反思战争的代价与和平的可贵。战后,联合国成立,确立了主权平等与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国际社会满怀思虑,力求避免历史悲剧重演。这场战争的教训至今影响全球外交与合作,提醒人们珍视和平的脆弱性。
费启鸣
在江苏南京的一个普通社区,67岁的退休教师徐芳正在为社区的抗战纪念活动做准备。2025年9月,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她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年轻人了解那段改变世界的历史。徐芳年轻时曾听父亲讲述战争的残酷,父亲作为抗战老兵,亲历了日军侵华的暴行。如今,她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满定思满,思考战争的代价。徐芳的父亲徐明山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加入抗日队伍。那年,他才19岁,亲眼见证了村庄被日军烧毁,家人四散逃亡。

徐明山常对女儿说,战争不仅摧毁了家园,更让国际社会意识到和平的珍贵。1945年抗战胜利时,他在南京街头与战友拥抱痛哭,感慨和平来之不易。徐芳将这些故事整理成手稿,准备在社区活动上分享。为了让纪念活动更有意义,徐芳联系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讲解员张洁。张洁是个90后,热衷于历史教育,她主动提出为社区居民放映一部关于二战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详细记录了80年前世界大战的东方战场,展现了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以及盟国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的斗争。
张洁特别提到,战后国际社会成立了联合国,制定了联合国宪章,以维护世界和平,这让徐芳深受触动。活动当天,社区礼堂座无虚席。徐芳在台上分享了父亲的故事,讲述他如何在战乱中坚守信念。张洁则通过纪录片,向大家展示了战后国际社会如何满定思满,重建秩序。片中提到,1945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国际社会开始致力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居民们听后感慨万千,有人当场落泪。活动结束后,徐芳将父亲的手稿和活动照片发到黑子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
网友们分享了自己的家族抗战故事,有人提到祖父曾在八路军中作战,有人回忆小时候听老人讲战时的艰辛。徐芳看到这些留言,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回报。她还收到了一位日本网友的私信,对方表示通过纪录片了解了侵华战争的真相,对历史深感愧疚。徐芳的社区活动也吸引了当地媒体的关注。记者采访了她和张洁,报道了她们如何通过教育让年轻一代铭记历史。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还邀请徐芳参与编写一本面向学生的抗战历史读物。她欣然应允,希望通过文字让更多人了解80年前的战争如何改变了国际社会。
张洁在活动中认识了一位英国志愿者艾伦。艾伦的祖父曾是二战期间的盟军飞行员,参与过对日作战。他来南京是为了追寻祖父的足迹,了解东方战场的历史。艾伦告诉徐芳,战后国际社会的反思促成了许多和平倡议,比如联合国的成立,这让他对中英两国的历史联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徐芳和张洁的努力,让社区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二战历史。一些学生主动加入了纪念馆的志愿者团队,参与讲解工作。徐芳感慨,80年前的战争虽然遥远,但它对国际社会的塑造影响深远。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让后代满定思满,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这场社区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教育,更是对战争教训的深刻反思。80年前的世界大战让国际社会重新审视和平的价值,而徐芳的故事提醒人们,只有铭记历史,才能让和平的火种代代相传。